網頁版 | 取消訂閱 | 更新個人資料
‌
Logo
「多空間」電子月刊 2024 #9
‌
‌

「多空間」回歸大山,從新開始

‌

 
2024年是「多空間」豐收的一年,節目一浪接一浪,上半年《緣舞場78-散.聚》及《球賽-奔分世界》、《緣舞場79-蘇施張的世界》;而下半年有上海的「不止跳舞」即興藝術節、《舞」可能捌:馬才和的舞蹈展覽—2024》及《i-舞蹈節(香港)2024》

除了11月整個月持續進行的重頭戲i-舞蹈節(香港)2024;9月份藝術總監馬才和在JCCAC黑盒包裝了一份送給自己和大家的生日大禮,邀請了人生中重要的人物一同參與他的登陸舞蹈派對。


‌
‌
‌
‌
‌

沿路有你 ,成就大半生

_DSC6701 ‌

 













9月17-22日,回顧及展望馬才和60歲的舞蹈人生:《「舞」可能捌:馬才和的舞蹈展覽—2024》於JCCAC黑盒劇院進行六天展覽及演出。

中秋節是友好家人團聚的日子,《馬才和的舞蹈展覽—2024》也是一個給友好共聚的場合。在JCCAC黑盒劇場內,除了不能過夜,入台之後的日子,Victor終日鎮守盒子內,有意一聚的朋友什麼時間也可以來,晚上來不了看演出的白天來看展覽;真的忙不過來的人,也可以網上參與。

‌
‌

‌ _DSC5711















《馬才和的舞蹈展覽—2024》分為展覽(馬才和與馬才和)、全天候現場直播(馬才和與老大哥)、私人舞室(馬才和與你)及舞蹈劇場演出(馬才和與大嘉紛)四大範疇。

展場分過去與現在兩部分,黑盒就是一個大大的時間囊,封存了馬才和多年的舞蹈人生碎片,過去的部分,有2009年舞蹈展覽時閉關30天的物證、還有不再生產的食物包裝,15年前的落髮和日誌、錄影帶等。紙箱上放著的小電視播放2009年時展覽的生活片段,而當年閉關30天的照片和演出的劇照,有的平鋪在紙箱上,有的以大型膠片呈現,垂掛在展場內,平添幾分夢幻。現在的部分在舞台上規劃猶如辦公室:有書檯、椅、電腦,也有放空用的頌缽和手鈴,最觸目的相信是吊在半空的大型的畫紙卷軸,兩米寬的紙拉下來宛如白色的長河,Victor每天在紙上作畫,也在這亦真亦假的劇場工作室內靜觀內省和創作。在六天展覽的最後一天,有一個小小的結業儀式,來臨參觀的觀眾會收到Victor的作品作留念。

‌
‌

《馬才和與你》這樣私密單對單的舞蹈課堂,有數位年輕舞者參加,參加者可獨享45分鐘跟舞蹈家在舞台上、聚光燈下一同研習與創作舞蹈,筒中過程與感受相信是是獨特及難忘的。

藉著「馬才和與大嘉紛」這個環節,Victor每晚邀請不同人生旅伴談天共舞同樂,回看大家相識相知的點滴。

更多詳細:《「舞」可能捌:馬才和的舞蹈展覽—2024》

‌
%e6%9c%aa%e5%91%bd%e5%90%8d%e8%a8%ad%e8%a8%88-2-2
‌

場刊 House Programme
‌
‌
‌
‌
‌

「多空間」舞蹈中心開幕

「多空間」7月已遷往錦田,但經過數個月的裝修,「多空間」錦田舞蹈室11月2日才正式開張,舞蹈中心的特色是可由左右兩條樓梯到達會址,「多空間」充份利用此環境特色,令平平無奇的樓梯化身為展覽場地。左邊樓梯是「處處錦田是舞台」展覽,除了舞圑多年來在錦田演出的照片,還有錦田本土文物混合照片的藝術裝置。

右邊樓梯是舞蹈節20週年相片及錄像展覽,除了回顧每一屆i-舞蹈節的主題及內容介紹,真人比例懸掛半空或半倚欄干的人形展板內有乾坤,趨近細看,會發現是代表不同年份的人形由當年活動的照片組合而成。假如你是多年來i-舞蹈節的鐵粉,你會從照片中發現自己也乘著穿越20年的i-舞蹈節快車,步步高昇……!

展區除了樓梯位,右邊樓梯是舞蹈中心入口,這兒將來可能是舞蹈及音樂café ,舞蹈節期間就是賓客休憩茶聚的小角落。除了照片及錄像,特設一角落展出舞繪家丸仔多年來為「多空間」作品實時紀錄的速寫畫作。

‌
‌

舞蹈中心開幕禮當天,錦田的地區代表人物、本地大中小型的藝團也有代表蒞臨,Victor 自小在錦田讀書長大,小學同學和兒時街坊也有到來,難得一次畢業數十年後的同學會聚舊。創意先行的「多空間」新址開幕儀式,除了例牌的酒會、致辭及音樂舞蹈等主菜節目外,專人帶領的導賞形式也別出心裁,是日一班 OMTT學生以舞蹈及雜耍等形式帶領賓客遊走舞蹈中心不同角落;賓客最後在茶室開放感官,在咖啡香中完成旅程。

‌
%e6%9c%aa%e5%91%bd%e5%90%8d%e8%a8%ad%e8%a8%88-8
‌

‌

「任玩任跳舞蹈日」回顧

11月3日是錦田舞蹈中心舞蹈開放日,當天全日不同時段有不同種類舞蹈供錦田區朋友選擇,任玩任跳,完全免費。開放日的舞蹈班既有親子及兒童舞蹈、接觸即興、當代舞和探戈等,當日初嚐舞蹈滋味的參加者若有意持續體會舞蹈的樂趣,可參加2025年度在錦田舞蹈中心舉行的恆常班。

‌
%e6%9c%aa%e5%91%bd%e5%90%8d%e8%a8%ad%e8%a8%88-7
‌

i-舞蹈節(香港)番嚟喇!

‌
‌

‌

「多空間」已舉行了十屆的i-舞蹈節,自2019後因社會因素及疫情影響而停辦,2024年秋季,i-舞蹈節(香港)終於再次與大家見面。

 今年的 i-舞蹈節(香港)2024 於11月15至24日舉行,主題為「大山」,11月15日為開幕派對。若把暖場展覽活動計算在內的話,舞蹈節為期一個月。

‌
video_v1-2
‌

開幕活動:即興「舞」派對

cm-re1-3430-3 ‌

11月15日是i-舞蹈節(香港) 正式開幕的日子,天不造美,整天下著滂沱大雨,但卻不減舞蹈愛好者的熱情。i-舞蹈節踏入20年,Victor 由2004年細說從頭,當年一起由零開始成立舞蹈節的夥伴余仁華Jacky也有到場支持。派對由印尼舞蹈大師Agung Gunawan  的表演開始,還有彭漲Jay 擊鼓助慶,Mandy在梁卓堃Edmund跟葉破Paul 的樂聲中起舞。隨後其他已抵港的海外藝術家跟本地年輕舞蹈家和專誠從內地跨境來到參與舞蹈節的朋友也即興起舞。眾人隨後享用由Kok Kok  提供的泰式美食,把酒聊天,整個開幕式雖然簡單卻熱鬧又溫馨。

‌
cm-re1-3515-2
‌

戶外節目:穿「閱」川龍

‌ 20241116-dscf5880

雨中起舞、玩轉農莊

擁抱大山,今年的戶外舞蹈節目「四圍跳」跟「舞在天空下」活動場地自然是圍繞大帽山發生,連過往在室內進行的接觸即興任你jam ,今年也特意在川龍進行。可惜的是因天氣惡劣的關係,舞蹈野營兩度改期後仍需擇日再進行。

一日之計在於晨,11月16日早上,舞蹈節團隊已登上大帽山山腰的川龍村,與參加者在川龍家樂徑旁的大草地集合。眾人在涼亭內享用端記茶樓美點和熱茶作早點後,大伙兒合力鋪上地墊作活動場地。Victor 輕敲頌缽引領大家在自然的環境下放寬身心,接著兩小時的接觸即興聚會隨即開始。

與此同時,表演團隊也在村落裡為下午兩場演出作最後準備。

「四圍跳」之《 穿「閱」川⿓》是 「多空間」跟「貫文空間」合辦的節目。「貫文空間」當天有攝影展開幕 ,展覽主題也是圍繞川龍歷史。《 穿「閱」川⿓》的閱跟故事有關,在連串的表演之間,導賞員文哥(川龍原居民曾劍文)同柏齊為大家細說川龍故事。環境舞蹈的特色是創作人把川龍的背景及文化歷史結合在創作之中。

表演者:曾詠暉、鄭聿倩、Christine HE、俞若玫、嚴明然、彭漲、馮國基、林佩君、鄧國騫、李笑玲、梁卓堃、葉破、莫穎詩及Agung GUNAWAN

更多詳細:戶外節目:穿「閱」川龍

‌
img_1603
‌

「愛跳舞」開放平台 

‌ img_2650-2

i-舞蹈節(香港)2024「愛跳舞」開放平台,是一個公開招募的項目,參加者只要「愛」跳舞,就可以報名,活動分 「舞」展演及「舞」得講兩個種類,入圍者都公平地有十分鐘,在舞蹈中心內展示他們的「愛舞蹈」。

‌
‌

‌

第一晚出席的有Agung GUNAWAN 演出及分享他在家鄉創建舞蹈空間的點滴,有創作自由卻苦無資金。莫穎詩 Vincy 把自身經歷以舞踏形式演出,多年社區舞蹈經驗的俞若玫Cally 分享她多年研究樂齡舞蹈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既然我們面對年老的時間比成長更漫長的事實,藝術又可帶來什麼轉機?另有上海《寸草舞集》的鄭聿倩及孟凡分享經營舞蹈空間及籌辦舞蹈節的難處。

‌
img_2736-2
‌

‌

第二晚是年輕人的天下, Efflin 及YINA分享習踢踏舞Tap的心路歷程,Bowie 在父親的旁白下舞動大型金屬圈,  隨後分享她中學時代的習舞血淚史;一身黑衣的黃耀權將街舞技巧融入作品當中,原是街舞舞者的他因為接觸當代舞而有所頓悟;來自潮州的彭宇海分享CI即興的經驗,在佛山藝術駐場每年需要籌辦多個舞蹈節目;丸仔即席擺攤賣舞跟在場朋友即興,也分享人人皆可舞的理念;曾詠暉(暉仔)以英文分享她的舞蹈成長史,帶出一個有趣的發現,原來用非母語語言表達時,會不其然加強手勢表達。芳婷分享她如何成為拉丁舞老師,也分享了石硤尾藝術中心JCCAC 712空間的可塑性及在她在此空間演出的個人創作。

總結兩晚的「愛跳舞」的平台分享,每人都為舞蹈在狹縫中爭取生存空間,聽了不禁也要慨嘆香港舞蹈生態什麼時候才能有轉機…!

兩晚最精彩的部分是參加者在咖啡吧一邊享用美食,開懷暢飲的同時也開放大家對當下舞蹈生態的看法。

‌
img_5530-2
‌

獨舞與即興

‌ 20241122-dscf9197

《獨舞與即興》 是i-舞蹈節(香港) 的重頭節目,今年也是回到葵青黑盒劇場進行,4晚共4場即興緣舞場及7個獨舞作品。入台的這個星期,藝術家都會在舞蹈室進行研習,讓彼此的身體都建立默契後再在舞台上即興匯演。獨舞作品有的細膩,有的逗趣,有的富個人特色。本地新力軍暉仔和仔余巧兒Carmen 的演出,拼盡全力地跳,汗水灑遍舞台。節奏明快舞姿悅目,而內涵教人深思。來自台灣有兩位舞者,黎美光老師的獨舞擺幅不大,她近乎不動地仃立台中,在Edmund低沉磁性的歌聲中,緩慢轉身凝望,能量貫滿整個黑盒;而余彥芳的15分鐘結結實實地跟觀眾的身心連在一起,教人心動及感動。洪俊樂Jonathan 暗黑冷峻的舞姿跟Christine HE 冷靜的讀白,出奇地搭調。勝部知子 (日本)跟鹿島聖子 (日本)的作品是她們本色之作,身體不同姿勢與空間的碰撞,乾脆而佻皮。已移民泰國的鄭聿倩Zoe 的獨舞作品是四晚演出中,第一個跟觀眾見面的小品,橫越舞台的球網,加上作品後段如暴雨落下的乒乓球,場面懾人,怎麼讓人想起「多空間」的《球賽》。每晚的「緣舞場」都有驚喜,丸仔把舞繪融入演出中,林佩君Piage 的法語獨白、Cally 點題的文字聲音、宇海的插科打諢幽默抵死。鄧國騫的投入舞蹈演出教人意想不到。最後一晚有21個藝術家參與,一小時多結構性即興,如舞台是一幅大畫布,大夥都默然有序地知道在什麼時候添一筆,什麼地方留白,讓一場舞會持續地熱鬧卻也不會雜亂。滿滿的能量讓觀眾也希望投身舞池中,齊齊起舞。

觀眾感想: 蘇花蘇桔的藝文生活-獨舞與即興三 及《緣舞場 82》
觀眾感想: 蘇花蘇桔的藝文生活-《緣舞場83 · 即興舞蹈夜總匯2024》

‌
%e6%9c%aa%e5%91%bd%e5%90%8d%e8%a8%ad%e8%a8%88-4

場刊 House Programme
‌
‌
‌
‌

壓軸節目:舞在天空下

‌
‌

cm-9423-2 ‌

舞在天空下 是每一屆i-舞蹈節的壓軸節目,參加者一天之內參加導賞,身體工作坊,欣賞演出,部分更能在晚上與藝術家一邊享用素宴一邊暢快地交流。

今年節目選址於石崗的「老友記慈善農莊」,為何說慈善呢?原來這農場分成很多小方塊農田,由義工(大部分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士)負責耕耘,收成農作物九成要上繳,轉交福利機構分發給有需要的老人家。農莊負責人細哥帶領導賞時細說農莊背景,介紹特色農作物,期間向眾人介紹了一個回收便利店咖啡渣變廚餘施肥的機器;可見良心產業需要同行互助才事半功倍。

導賞完畢,眾人小休片刻之後,再下來的環節就是由總監馬才和、及來自鹿兒島的i-舞蹈節(日本)代表勝部知子、鹿島聖子兩位藝術家帶領的身體工作坊。眾人一邊感受大自然氣息一邊舒展身心。是日天氣微涼,工作坊進行的同時,「多空間」的好友張月娥Karen,她同時是錦田街坊,已提早在田中小屋準備潮州擂茶(菜茶)。這種傳統潮州手藝小吃每家都有獨特秘方,Karen 的烹茶手藝源自她母親,因此以母親的名字命名—「敬芳菜茶」。滾燙的茶湯暖胃又暖心,參加者運動完畢饑腸轆轆,轉瞬間一人一碗茶喝個碗底見天。

與此同時,音樂家黃仁逵(阿鬼)、曾永曦(Wilson)、Edmund , 洪俊樂(Jonathan) , Gabriel , Paul 等人已整裝待發,即興合奏的音樂帶領大家走進下一個奇趣旅程。舞蹈家們不知不覺間隱身於田野大小角落,出奇不意地為觀眾帶來驚喜。

‌
‌

‌

眾藝術家清早已抵達農莊挑選心儀演出地點,信手而得的鐵通,空水桶、破小凳、遮雨的膠布及手推車都是道具。長堤上,瓜棚裡,巨型水管上,連廁所都可以是舞動的空間。雖然沒有充裕的時間準備,即興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已默契滿滿地編定「移動景點」舞台。只要跟隨舞者的步伐,觀眾就能迎接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水桶小山塌下,轉眼化成滾輪成為運送工具;中空彎曲的膠管一會是頂在頭上的平衡杆,轉眼成了發聲的管笛;表演者還邀請觀眾試玩。所有表演者都把想像力與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丸仔把身體作畫布,追著大隊邊跳邊畫。從小屋洗手間彈出來的三位舞者很酷地戴上太陽眼鏡,圍著藍山圖案的頭巾,其實是上海即興舞蹈節的周邊商品。轉身一看,就看到鄧國騫、馬才和(Victor)與Christine He三人共同在巨型水管上舞蹈,再由Victor 帶領大家到最後一站。

最後一支舞由MANDY 跟PAIGE手鼓樂聲在天堂果棚架下展開,穿越農具小屋後在暮色四合的菜田上、手鼓聲中完結。而迎接大家的是溫暖的營火,總監Victor 在閃爍火光中唸出感謝名單,2024年舞在天空下在充滿儀式感的熊熊火光下結束。

沒什麼地方比家更溫暖,別忘了「多空間」新家也是在錦田,即大山腳下。

表演結束後,觀眾與表演藝術家在「多空間」舞蹈中心品嘗由心生廚 @heartyrawkitchen 提供的生機素食餐宴,廚師Phyllis Fong及Mandy LEE在舞蹈室穿梭往還為大家源源不絕送上美食。助慶節目當然少不了音樂與舞蹈,攝影師Tim CHAN放下照相機,搖身一變成為樂手,與Wilson 狂野合奏,技驚四座。最後大家在暖意洋洋的舞蹈室內坦誠分享對舞蹈節的感受,i-舞蹈節(香港)2024 終圓滿謝幕。
有興趣可以一看: 心生廚

參與藝術家:勝部知子、鹿島聖子、余彥芳、黎美光、Christine HE、洪俊樂、曾詠暉、余巧兒、馬才和、嚴明然、丸仔、鄧國騫、林佩君、馮國基、葉破、梁卓塑、李笑玲、黃仁逵、曾永曦、彭宇海、赵昱杰

‌
%e6%9c%aa%e5%91%bd%e5%90%8d%e8%a8%ad%e8%a8%88-5

i-舞蹈節(香港) 2024詳情
‌
‌
‌
‌

‌

i-舞蹈節是一個讓喜愛舞蹈的朋友跟海內外藝術家交流的平台。工作坊是一個近距離與藝術家接觸的機會,比演出更深入讓藝術家分享其對舞蹈、形體、劇場及表演之經驗和創作心得的場合。今年「新體舞蹈工作坊」由11月9日至28日進行,由超過20位來自本地、印尼、台灣、上海及日本等不同背景地域和訓練背景的藝術家、舞蹈家,導師帶領。為方便藝術同好選擇,今年工作坊分四大主題:分別是「舞蹈身心靈」、「即興、接觸與創作」、「家庭親子系」及「當代舞技巧」。

參加者在導師分享他們透過身體所領悟的生命哲學、創作方法的同時,也一起探索自主獨立的形體動作,開拓身體與空間的關係之餘,進一步內省。

‌
‌

工作坊參加者心得:

‌

W24 :脈動練習 余彥芳  學員:王蘊芝

//有個雙人舞練習,一個人要給另一個人建議,另一個人就順著建議舞動,先是用手,然後是用身體去引導對方,我當主導的時候,我覺得好自由,因為夥伴會盡量完成我給的建議,做著做著,發展好多有趣的片刻,彷彿兩個人有雙翅膀要飛起來了。其後交換角色,換我當被動的人,聽夥伴的建議,這次我覺得跳起來比較困難,因為對方很喜歡用手,難以用身體邀請,所以我也用手回應,兩個人像在認真畫畫,不過過程有趣但很累,因為夥伴的手很靈活,動作很快,我忙著回應。

彥芳聽完之後,提供第三個選擇,她說:「你可以做你自己呀,維持原本的動作,他有可能反過來被你動作的速度和質地改變。」

我想一想,對耶,這個回應我沒想過,我總是習慣讀到別人的意圖就跟著做,卻忘記自己本來想做甚麼,自己的動作和聲音就不自覺被抹走了,跟我平常與人相處方式很像。

雖然之前做過這個練習,但這次收到彥芳的回饋,有被雷電擊中的清晰感。

嗚,學CI的過程,總是在觀照自己。//

‌
‌

‌

《寂一也地●開啟最內在》即興藝術研究會 黎美光  學員:蘇桔

// 而其實,只要有所自覺,足夠體貼自己,空間隨時都有,自己隨時都在,不就自由嗎?

「身在哪,心在哪;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有興趣可以一看全文:蘇花蘇桔的藝文生活

‌
‌

就是愛跳舞

332a3979-2 ‌

藝術家需要扎根本土,放眼世界。30多年來,兩位總監已走遍了大半個地球,今年8月同12月也曾出走香港,往上海同台灣交流。

八月下旬Victor同Mandy飛往上海參與寸草舞集主辦的Beyond Dance「不止跳舞」即興藝術節。節目在1933年建造及後重建的歷史建築群---上海 1933 老場坊內進行。二人除了帶領舞蹈工作坊、還與來自日本、台灣及中國的藝術家一起參與匯演及出席圓桌論壇。

「不止跳舞」即興藝術節背景可參考7月份的電子通訊

‌
‌

‌

而在11月的i-舞蹈節(香港)2024完滿結束,才放下i-舞蹈節(香港)的東道主角色,Victor 和Mandy十二月初就飛往台北,參與即將在年底結業的跳舞蘭咖啡店舉行的一場告別派對---台北《緣舞埸- Easy Jam @ 跳舞蘭 》。參與的藝術家來自台灣、美國及新加坡,當中包括 古名伸、余彥芳、王茹萍、黎美光、 彭莜茵、王啟真、楊衍畇、陳正一、余承婕、高沛齡 、鄭聿倩 、董家威、蔡善妮、林宥丞、蔡育珊、馬才和、嚴明然,音樂家有李宇鎔、李世揚和Grace Huang。以一個舞蹈空間告別式來說,再沒有其他形式,會比大夥兒在地板上揮灑汗水、忘情起舞更有意義。

「多空間」統籌
主辦單位:跳舞蘭Dancing orchid Project
古舞團始創人古名伸老師開創的「跳舞蘭X走馬啡」,是一個以舞蹈為核心出發的空間。從店長到店員各個都是舞藝精湛的專業舞者,不認識舞蹈的朋友,因著與空間的相遇而瞥見舞蹈世界的景色。

‌
631a05cf-0eab-416a-9166-f3c2f2efc0c1
‌
‌
‌
‌

「多空間」舞蹈課程

‌
‌
%e4%bd%a0%e7%9a%84%e6%ae%b5%e8%90%bd%e6%96%87%e5%ad%97-11
‌

2025年節目預告:

‌

2025年迎來了「多空間」的三十週年,將會有一系列活動、常規課程及工作坊,而今年「多空間」每個月都會有Artist in Focus來自本港、海外的藝術家教授不同舞蹈、療癒、身心靈等不同工作坊。

而闊別十年,「多空間」再次邀請楊美蓉女士到港作為二月的Artists in Focus,教授瑪莎葛蘭姆體系技巧。楊美蓉女士1989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曾是台灣「雲門舞集」及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全職舞者。2006年至今於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擔任全職講師,2022至2024獲邀至日本神戶女學院擔任客席講師!

‌
2
‌

瑪莎葛蘭姆體系技巧工作坊

‌

費用:$1800 (全期三課)

早⿃優惠:$1440 (1月27日前報名)

單節:$700

地點:「多空間」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SPSK1PmvRU16QwjY7

*「多空間」會員享有正價10%off優惠

*有舞蹈基礎申請者優先

時間:

2⽉14⽇19:00-22:00 工作坊 1

2⽉15⽇14:00-17:00 工作坊 2

2⽉16⽇

14:00-17:00 工作坊 3

17:30-18:30 講座:認識瑪莎葛蘭姆 (免費)

更多詳情

‌
‌
‌
‌
‌

‌

而2025年還有一連串的會員免費活動,讓「多空間」的會員一起同樂,亦感謝會員一直以來的支持的支持。

‌
‌

現代「不」現代?認識現代舞講座

‌

「多空間」會員及報讀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工作坊人士:免費

非會員費用:$20

日期:2⽉8⽇ (六) 

時間:19:00-20:30 

地點:「多空間」

講師: 馬才和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e3rv7mZARSKYPoVR9

‌
‌

頌缽冥想工作坊及錦田行大運

‌

Koala 在美國從事編舞和表演工作時,開始對正念和療癒產生興趣。 11年前開始聲音療癒之旅,獲得3級認證。從2015年開始在美國和當地教授頌缽工作坊。 她的頌缽修行更令她有機會遊歷各地,包括法國、冰島、埃及、摩洛哥、突尼斯、中國、約旦、以色列、台灣和泰國等地。

工作坊從動入靜,將somatics (體感學)練習作為開啟身心的關鍵誘導,從鬆開身體和感知身體,引發更深層的頌缽冥想和放鬆。而為了恭賀新禧,在工作坊之後,將會由「多空間」的藝術總監馬才和帶領大家徒步認識錦田,及後還有茶點提供。

「多空間」會員:免費 (額滿即止)

非會員費用:$168

日期:2⽉23⽇ (日)

時間:14:00-17:30

地點:「多空間」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e3rv7mZARSKYPoVR9

導師:Koala Yip

行大運導賞員:「多空間」藝術總監-馬才和

* 包括徒步認識錦田及茶點提供

* 參加者請帶備大毛巾

‌
reallygreatsite-2
‌
‌
‌
‌

「多空間」還有常規課程,供不同年齡層學習舞蹈,還有我們的「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舞蹈與表演藝術證書課程亦回歸了,更加資訊請留意「多空間」網站。

‌
‌
‌
‌
‌

「多 空 間」會 員 資 訊

多空間」2025年度會籍現正開放申請!歡迎新朋友加入成為會員,舊會員如欲繼續享有優惠,請即更新會籍。為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本團活動,參加本團活動如常規舞蹈課程及即享九折優惠。

歡迎蒞臨「多空間」或於本團網頁申請成為會員。會員優惠持續更新,請密切留意最新網頁最新公佈。

會員會費:HK$100 (即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申請及詳情 ‌ Membership
‌
‌
You have received this email because you have subscribed to Y-Space | 多空間 as .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emails please 取消訂閱
© 2025 Y-Space | 多空間, All rights reserved
此活動已傳送 Facebook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