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社區對談會「第二場」文字紀錄

文字紀錄:賴雪敏

 

舞動社區「元朗四圍跳」藝術與社區對談會第二輪:社區藝術的多樣性 

日期: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時間:晚上七時半至九時半
地點:錦田匯動青年館(元朗錦田公路119A號)

主持:馬才和(「多空間」藝術總監)
對談及分享嘉賓
馮汝竹 女士(八鄉先鋒農場埸主)
馮美華 女士(八鄉區居民/藝鵠創辦人/獨立藝術文化工作者)
高便蓮 女士(玻璃藝術家/錦田區居民)
回應嘉賓:鄧國騫 先生(錦田區原居民/多媒體藝術家)

 

第一場對談會有關社區藝術發展的主題關鍵是「時間」,第二場「關鍵詞」的就是「空間」—共享空間。三位不同範疇的藝術家的分享都不約而同帶出多樣性物種共存的概念。「物競天擇,汰弱留強」不是金科定律,起碼在藝術世界不是,富德樓的宗旨就是對拉「弱勢」一把,提供空間讓藝術發酵。地球資源有限,同樣為「搵食」的人類跟野生動物能否和平共存?阿竹的慈心耕種作是溫柔的典範;五金世家的KOKO發揮「修理技工」本色,舊物再生,讓小生物在藝術品上寄生,讓藝術裝置活起來。

 

共享空間 成就藝術

第一位分享的藝術家馮美華May分享她的經驗。位於灣仔建於60年代的富德樓是直立式藝術村,當年大業主為持有18個單位的「達微慈善基金」。2002年起,馮美華(MAY FUNG)受「達微慈善基金」所邀出任「富德樓」的顧問,幫忙物色適合的藝術家進駐。富德樓中心的大原則就是平租及低度管理,讓藝術家有空間和適當自由創作和作業。MAY在監察與信任之間選擇放手給藝術家自由使用空間,至今未有人令她失望。2003至2008其間,她也是遙控管理富德樓,專責物色藝術家,租務及行政方面由達微在地處理。

2008,MAY與何比成立書店ACO艺鵠,自此展開近距離管理,MAY說書店是富德內外溝通中心,同時間達微漸漸退出管理事宜。「藝術村」成立至今前後有60多個藝術家進駐,一般來說一至兩年,個別藝術團體駐留較久,例如一些獨立媒體,他們是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去蘊釀及發展。

富德樓主張藝術多元,同一時期各租戶來自不同媒介,如有雷同的藝術家申請,需要輪候同類型租戶遷出才能進駐,馮表示不想藝術空間偏重某一藝術類型。

富德樓提倡獨立思考,實驗精神如新媒體,獨立思考 (independent thinking)

實驗精神 (experimentalism)、共享主義 (sharism)、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及優質生活 (quality life)。

MAY笑謂「共享主義」之名稱是她發明的,就是資源共享,藝術家欠缺空間就場地資助,甚至免租,總之以成事為目標。她也認為藝術是要付費的,公眾要付款才能享用藝術。

艺鵠也籌辦多類型活動,有些實驗味較濃如把天台化身農場,是希望供應優質食材予書店café。富德樓除了減租及免租形式為藝術家資助創作空間,艺鵠也金錢資助非藝術家搞展覽、出版非主流藝文創作。書店活動百花齊放,從唱片製作,座談會、書會、演奏會到舞蹈演出等不同形式的藝文活動,節目多不勝數。馮說出需要做的事就做,富德單位也曾作議會競選辦公室。人人也是藝術家,非主流的更加要拉一把,只因其在外間無法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說話看來不適用於富德樓藝術空間。

 

共享自然 慈心耕作

May 為了成全藝術創作而「介入」,共享鬧市空間資源;第二位講者是慈心耕作的「先鋒農場」場主馮汝竹(阿竹),她同樣擁護共享信念,不過卻採取少干預,信任生意自然的自我平衡機制,跟其他生物共享大自然資源。

阿竹自少在八鄉成長,從小眼看本地農業變遷,由「無化肥」到「有化肥」,最後又回到原有機耕作。兒時家裡從事畜牧、種田,阿竹眼看農業由盛入衰,她揚言當時本地菜足夠供應香港七成人口所需;適逢90年代因國內食物安全,有心人推動有機耕種,希望挽救香港農業。阿竹本來在外打工有固定收入,近十年又變身成新潮農夫,堅持有機耕種,不用化肥。阿竹主張慈心耕種,關心生命,防蟲盡可能用網來覆蓋農田,而不用殺蟲劑。大原則是大家有得食,互利互惠。她深信不殺昆蟲也不會餓死,其實農夫注意時令,在不同季節種不同作物,不時不食,就不用同蟲爭食。

談到野豬,阿竹認為土地不能全用來起屋,假如郊野公園都沒有了,野豬就會來田地搗亂。很多農夫痛恨野豬搗毀耕地,阿竹卻視野豬為可愛的生物,為何非殺不可?反問是否人類的角度錯了,責任一定不在人的身上,而野生動物卻要陪上性命?阿竹慨嘆五年前秋冬交接時,野豬特別多,現在野豬卻無時無刻地現身,那是否由人類製造的問題?

復耕十年,阿竹說最大得著,是對生物沒有那麼憤怒,自己的田地自己管好;亦要學懂欣賞其他生物的優點。

阿竹有感近十年香港人開始著重健康,有機菜是有市場的,做農夫可「搵到食」;而各區都要有農地,有食物供應,不用全靠外來供應;目睹錦上路過往兩旁金黃的稻米,如今變成黑漆漆的停車場及新型屋苑,十分感慨!

第三位對談藝術家KOKO高便蓮老家是錦田「高記五金建築材料」,所以KOKO小小年紀已懂得組合拆解五金材料當玩具,沒有錢就執木板起釘賣錢換糖吃。笑言自己是工具控的KOKO,唸設計出身,本來以教學為業。她主張ART  FOR ALL,因而在展能藝術會教授不同能力人士創作,例如聽障人士聽音樂畫畫,原來不同節拍有不同節奏,以汽球為媒介,聽不到的人士可用身體去感受音律。她也發揮所長,巧妙善用工具設計裝置,給只能活動頭部的人畫畫。Koko表示要多謝不同身體特質的學生激發她更多創作的靈感。

KOKO展示的作品取材於日常,稍加變化卻有無限驚喜,例如舊電線的絕緣膠外層令她聯想到「剝蛇皮」;用後未清洗的油漆掃乾後稍加修飾成為另類雕塑。她年前一個藝術企劃是讓大眾坐在輪椅上以車輪畫畫,讓平凡人親身感受控制輪椅的難度來體驗傷殘人士的艱辛。

KOKO不少作品主題均與大自然呼應相關,如木材與玻璃結合,也回收舊卡板進行創作;在工作室中的巨型木板雕塑配合綠油油的美景,除了賞心悅目,作品受自然滋養,永續成長;而其他藝術品也是小昆蟲和菌類的新家。

  

錦田藏農臥虎

來到百花齊放的回應時段,與會藝術家都是錦田街坊,對藝術入區有不同的想法。

鄧國騫首先回應說創作的實驗性等同物種多樣性,少數的生物不代表沒價值,就像藝術需要外力去推動。他笑謂久仰KOKO大名很久,這兒的藝術家都堅強硬淨。

大眾對社區空間想像不同,眾藝術家為了帶藝術入社區,各司各法。

鄧認為小機構富實驗精神,能挑戰公眾接受程度,而大機構一般想像力低,沒錢就不做。

MAY回應說團體有資助,就會自我審查,很多事不敢做,當然不排除有人想在界限之內另有發揮,重點是讓大眾接觸藝術。

永隆圍「一九八三」有很多國際藝術家來交流,然而鄧表示圍村內多年來的持份者價值觀不同,需要更多時間發展才能容下藝術。

商業與藝術結合的成效又如何?前元朗區議員黎國泳說太古坊的藝術企劃最終都是為了令地產項目提高身價。

那大街小店是否能深入民間?

錦田HOME COMING店主黃熙雯Christy說曾舉辦藝術展,但也面對如何維生的難處?展覽免費,店面打造成生活空間,賣本土製品加上賣咖啡平衡收支,同樣面對藝術與生存的兩難。

前議員黎生也回應正正要有不同元素才可吸引不同的人留意,青年匯動文化館開辦咖啡工作坊,也讓喝咖啡的人接觸新鮮事物,就是因為門檻不高,才可深入民間。

 

那麼大家對錦田有什麼願景?

MAY說可由教小朋友繪畫等小型的做起,她也不明為何壁畫村會引起反對聲音,她提議永隆圍內放置大型雕塑,廣闊的田地上也是放置的好地方,再不然就在西鐵站放雕塑。

鄧笑謂首先去選村長才能話事,錦田未來變數好大,如錦上路西鐵之發展商有意成立ART HOUSE,也許是不錯的。他慨嘆在舊村改造空間易,但改變人心難,2019年後,村民的胸襟同開放度也窄了,連基本交流也很難,所以唯有由自己做起。

KOKO說準備開放STUDIO,就由自己做起,既然大眾對藝術有距離,就由學校做起,但也要數年時間。

阿竹分享在田野放藝術品不難,問題是騷擾身邊的居民,但其實也要勇敢些,別因鄰居少少不滿就放棄。

 

前景難預,人心難測,把藝術融入社區,就要靠各有心人各盡所能,在區內散播種子,時間過去,總有花開遍野的一天。

 

地區團體連結

先鋒農場 https://www.facebook.com/choiyuenpioneer/

富德樓 https://www.aco.hk/ftb-chi

KOKO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KOKOworkshop-Glass-Studio-162172024265238

1983 http://www.1983.studio/

Homecoming 迴響 https://www.facebook.com/Homecoming.Kam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