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一年制舞蹈與表演藝術證書課程 2022

前言

文化及藝術教育除了培養創作和表達能力外,也是人類進化及個人成長的重要養份,幫助個人的全面發展。「多空間」在創作、表演及藝術交流方面的經驗豐富,近年一直研發一系列關於身體美學、舞蹈欣賞、舞蹈創作、訓練及舞蹈結合教學與社會工作的新模式──「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系統」,以幫助學生在常規學習以外,發展多面向的興趣,開啟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獨立思考,鼓勵學員從聆聽身體和自身感覺開始,享受舞蹈創作帶來的樂趣。

「多空間」的「舞蹈與表演藝術証書課程」強調多元創作及跨媒體訓練;發展、培育學員個性及獨立思考能力;以舞蹈為主,引導學員從認識身體和自身出發,再結合劇場、環境、大自然及不同舞蹈元素作訓練。我們鼓勵學員終生學習,關注社會動態及世界潮流,協助學員積極裝備自己,成為「香港」之創作、表演及藝術教育人才。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
Organic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raining (OMTT)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是一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及推廣的長期項目,由「多空間」藝術總監馬才和研發並由外展及教育總監嚴明然協助發展,專為中學至大專學生、青少年、教師及社工而設,課程由身體出發,配合表演、創作、教育及研究訓練,旨在為本地年輕藝術家打好基礎,並發展一套以人為本、與時並進的創意舞蹈訓練方法,以藝術結合校本教學,鼓勵學生培養廣泛的興趣,提升學養。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結合不同舞蹈和形體的獨有訓練方式,從聆聽、理解和探索身體開始,透過觀察及想像發展肢體動作並累積舞蹈詞彙,尋找獨特的舞蹈語言,啟迪創作。這種不同程度的轉化或再轉化,突破傳統舞蹈教育模式,以「感受」為本,輔以「想像」,帶出無限創作及表達空間,為藝術教育帶來新氣象。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幫助學員了解身體,以呼吸練習及不同訓練方式、增加學員的耐力及靈活性,以轉化訓練方式引導學員融匯生活、舞蹈和不同藝術媒體,例如聲音、文字、繪畫、雕塑、錄像等,開拓身體潛能,發展肢體動作、延伸表演幅度。課程特意為有志投身演藝行業的年輕人、在職社工和教師而設,除可奠定舞蹈及形體基礎,更能為參與者累積創作及演出經驗,而在職教師及社工則可學習於工作中活用「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達致創意教學,助人自助。

目標及方向

基礎

基礎

以「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體系作基礎,帶領學員認識及了解身體,繼而舞動。

模式

模式

透過多面向的教學模式來認識舞蹈及表演藝術。

融匯

融匯

學習表演、創作、編排舞蹈,並把舞蹈融入教育及日常工作。

潛能

潛能

運用不同方式的鍛練,協助發掘、培養並提升學員的創意潛能。

本土

本土

引領學員了解自身文化特色並啟發他們創作富本土文化特色之作品。

了解

了解

協助學員了解本港、亞洲及國際舞蹈與表演行業。

科技

科技

鼓勵學員積極發展舞蹈與多媒體及科技結合之創作。

回饋

回饋

鼓勵並協助學員運用舞蹈與表演藝術於生活、教學或社會工作中,最終回饋社會。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

課程為期一年,共分兩個學期(全年合共訓練208小時)

基本舞蹈、創作及表演訓練
劇場、表演及藝術理論
小型展演

全期訓練100小時

學員可自行選擇主修表演、編導、教學或社區工作或/主題研習報告/畢業匯演或實習

全期訓練108小時

課程將因應學員能力調整,授課方式包括舞蹈室訓練、講座、課堂討論、戶外訓練、獨立及個別指導、寫作、研究報告、學員創作滙演、實習、演出及展覽等。

授課語言︰廣東話,輔以英語及普通話。(包括中文及英文課堂讀物)

課程分為兩項主修:

一) 表演及創作
二) 教學/社區應用

學員可因應自身能力和興趣選擇主修項目。

課程大綱

  •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
  • 身體探索與覺察訓練
  • 舞蹈技巧課
  • 即興、創作、編舞、表演課
  • 舞蹈、劇場、表演與教學基本理論
  • 環境舞蹈、大自然及戶外訓練
  • 舞蹈與跨媒界協作訓練
  • 舞台基本知識
  • 舞蹈與教學及社區工作實踐
  • 專題研究
  • 表演及實習(學員創作滙演、綵排及畢業匯演與展覽)

上課設施及地點

  • 潔淨明亮的舞蹈課室,並有足夠空間讓學員活動。
  • 舞蹈室設有彈性保護地板,以吸收學員跳舞時之震盪,減低受傷機會。 
  • 課室位於葵青區,鄰近葵青劇院及葵芳港鐵站,交通便捷。

  • 報名費:$200 (當中包括行政及遴選工作坊費用)
  • 對舞蹈、創作及表演藝術有濃厚興趣人士
    – 表演及創作學員(16-36歲)
    – 在職教師、社工或藝術工作者(25-45歲)

  • 全年學費$18,720港元。(分兩期繳交)
  • 2022年5月27日前報名並於遴選及面試中獲選的學員將獲早鳥優惠(八折$16,640)。

  • 本課程設全額及半額獎學金予具天份、經濟有困難或有需要之學員,詳情可向「多空間」查詢。

  • 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除指定之戶外活動或演出,一般上課時間為每週六下午2-6時)

  • 初試2022年7月23日(下午)
  • 複試2022年7月30日(下午)

  • 25/6/2022

導師

VictorMa

藝術總監及課程總設計
「多空間」及i-舞蹈節(香港)藝術總監‧前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香港芭蕾舞團成員‧香港演藝學院高級文憑(舞蹈及戲劇),曾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紐約考察當代舞蹈及劇場‧英國里茲大學表演研究碩士‧2016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舞蹈)得獎人

馬才和

藝術總監、課程總設計
mandyYim

課程設計
「多空間」外展及教育總監及i-舞蹈節(香港)監製‧前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香港芭蕾舞團舞者‧香港演藝學院第一屆舞蹈系畢業,曾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紐約考察當代舞蹈及劇場‧‧逾三十年舞蹈表演、創作及教學經驗

嚴明然

課程設計
tsangManTung

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最佳服裝設計」及「最佳化妝造型」得獎人;2003 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戲劇)得獎人;2008 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戲劇)得獎人

曾文通

導師
forceFong

Pilates 及 Gyrotonic® 認可教師;霹靂啪嘞身體劇場、OO合和身隨意舞創辦人

方俊權

導師
Hong

曾獲靳埭強設計獎及創新企劃獎。多年來曾為不同團體、機構及大專院校策劃不同形式的藝術工作坊及展覽,協助參加者以藝術連繫他人,社區以及個人時空,建立新的存在關係。廖國康認為藝術不只是一件可供觀賞的作品,而是能帶給創作者和觀眾一份別具意思的經驗。著有《混合媒介72個藝術活動》。

廖國康

導師
Rebeka_2

譚曉怡先後取得社會學、藝術及文化管理學位,從不同切入點接觸藝術,致力於藝術策展、藝術行政及藝術教育,並多方面參與藝術活動,例如「點‧‧展」天水圍社區藝術展、由藝術中心及藝術在醫院舉辦的「藝術多關顧」以及港青創意藝術教育計劃的「城鄉共生藝術遊學計劃」等。

譚曉怡

導師

「Surge Production」及「世界仔」之創作總監;舞台及電影設計及監製

鄭慧瑩

導師
KuMingShen

古舞團負責人接觸即興活動創辦人,2019國家文藝獎(舞蹈)得主,‧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古名伸 (台灣)

海外導師

顧問

#4 Rainbow Ho

香任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 ‧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

何天虹教授

顧問
wenHui

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創辦人、編舞和舞者;中國當代舞蹈劇場先鋒

文慧(北京)

海外顧問
kimBongHo

接觸即興老師、即興表演者與編舞者。他是韓國AIAE(亞洲即興藝術交流)的創辦人,2007到2013年與席琳.芭葵共同執導ET AUSSI舞團。2012年加入i-舞蹈節亞洲網絡。

金奉鎬 Kim Bongho(南韓)

海外顧問
ChrisAikenHeadshot

來自美國的克里斯・艾肯,為史密斯學院及五院聯盟的舞蹈系副教授兼碩士課程總監。多年來投入即興舞蹈及接觸即興的實踐、表演及教學,並廣泛與不同的即興舞蹈藝術家合作,其舞蹈廣受好評

Chris Aiken(美國)

海外顧問

旁聽計劃

為了給予大眾更多機會接觸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第三屆OMTT部分課堂設有旁聽生名額。旁聽名額以單次形式報名。如欲報名請填妥以下網上表格, 「多空間」職員收到報名表後將以電郵或電話與報名人士跟進轉帳事項。

備註

  • 由於名額有限, 先到先得, 以繳交費用的時間為準, 如未能於指定期限內收到報名費, 名額將轉讓予後補人士
  • 費用一經繳交, 不設退還

特備課程介紹

^舞蹈與陶塑轉化

舞蹈與陶塑表面上是動態與靜態的兩極,然而亦有空間、線條、力量等共通元素。學員們從基本舞蹈訓練及空間觀察入手,學習舞蹈的元素,再將之運用到陶塑之中。學員們亦會互相觀察陶塑作品,閱讀創作者留下的印記,並將當中的感受轉化成舞蹈。過程中,學員可以自己的理解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繫,繼而發展岀個人的藝術語言。

導師: 馬才和、嚴明然及譚曉怡

 

#接觸即興

接觸即興重點來自身體的感覺,透過多種身體的即興練習和身體與身體的接觸,參與者會在身體活動上得到一種獨特的體驗,從累績的經驗中,能夠增强與他人一起對動作的發掘能力 。

導師: 方俊權

日期
導師
主題
費用 (正價/「多空間」會員)
26/11/2022 14:00-17:0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與呼吸
$450 / $400
27/11/2022 08:30-17:30
馬才和 嚴明然
大自然轉化訓練 (全日課程)
$960 / $860
3/12/2022 14:00-17:0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呼吸與聲音
$450 / $400
10/12/2022 14:00-18:00
馬才和 嚴明然 譚曉怡
^舞蹈與陶塑轉化(一)
單堂 $600 / $540 兩堂 $960 / $864
17/12/2022 14:00-18:00
馬才和 嚴明然 譚曉怡
^舞蹈與陶塑轉化(二)
24/12/2022 14:00-17:0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與音樂(一)
$450 / $400
31/12/2022 14:00-17:0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與音樂(二)
$450 / $400
7/1/2023 14:00-18:00
方俊權
#接觸即興(一)
單堂 $600 / $540 兩堂 $960 / $864
14/1/2023 14:00-17:00
方俊權
#接觸即興(二)
28/1/2023 14:00-17:0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與空間(一)
$450 / $400
3/2/2023 18:30-21:30
馬才和 嚴明然
舞蹈與空間(二)
$450 / $400
4-5/2/2023
馬才和 嚴明然
*荔枝窩大自然及環境轉化訓練營
請參照左方活動詳情

荔枝窩大自然及環境轉化訓練營

 

是次活動將以荔枝窩為訓練地點,進行一系列大自然、客家文化文化體驗及藝術創作。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至少已有300多年歷史。數百年來,村莊四周的自然環境得到良好保護,因而環境優美,而且生物多樣性極高。在豐富的文化遺產及自然環境包圍下,加上資深環境舞蹈創作者馬才和及嚴明然的帶領,相信參加者必能得到大量啟發!
導師: 馬才和及嚴明然

費用(包括四餐及一晚住宿,不包含交通費)
正價 $2500/人
「多空間」會員 $2250/ 人
早鳥優惠 $2000/ 人 (15/1/2023前報名)

行程
4/2/2023 0830 乘船@荔枝窩
集合時間及地點:08:15馬料水三號梯台
包括午餐 及 晚餐
5/2/2023
包括早餐 及 午餐
解散時間及地點:18:00 烏蛟騰

活動相集 2023

2020-2021年第二屆學員畢業感言摘錄

 

  • 內容很有條理及豐富,每一課的進程就像成長的過程,每一個主題都擴張我的境界,讓我渴望再經歷/嘗試更多。
  • 這半年在課堂上不斷經歷著重拾、放下、整理自己的思緒及感受。同時感到興奮可以不斷地好奇,究竟會和自己的身體遇到什麼呢?
  • 在舞蹈及形體的發現就好像尋回每一個肢體動作的「最初」,它是由那裡來?又會往那裡去呢?
  • 老師們循循善誘的教導很自然,不會有硬塞的感覺,能更容易領會及吸收。
  • 我很享受在戶外訓練的時間,在戶外可以嘗試將自己身心靈和環境螎合。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部份,讓我發現我的心我的身我的靈可以承載的能耐是到什麽程度,在老師的引導及挑戰下,我仍可以按我自己的步伐前進。
  • 「想像」和「意志」是轉化的力量-是我在此課程的筆記簿中寫的最深刻的一句說話,是開啟我對形體轉化的門。
  • 以很mindful 的方式帶引去體驗、感受,所學習的並非以言語教授為主導,而是透過身體的體驗和覺察去領會和學習,所以所學習到的也不單純可以以言語來表達,更是身體的呈現。
  • 老師的教學都是step by step, 有時候是baby step,及以多元模式,戶外接觸大自然等的引導和體驗,很stimulating。
  • 為我而言,能夠擁抱自己的限制,放下做到/做不到(doing)的執着,信任自己,讓當下的自己去呈現(being), 運用身體去表達內裏的想法和情感,傳遞給其他人,是很珍貴的一課。
  • 導師對各類素材亦有很豐富的經驗,有助學員獲得額外的知識
  • 看見不同環境下的可能性,以及嘗試便能發現,不期望收獲更重過程
  • 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作創作。就算只是一張紙飄落地下也可以變成movement
  • 不再因自己沒有任何舞蹈經驗而限制自己的形體表達,亦不用拘泥於用何種形式的舞蹈展現自己,自然定發自內心地去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
  • 但在這一年裡,讓自己多嘗試了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表達,也察覺自己對感覺或畫面的呈現靈敏了,也多樣化了。
  • 幾個戶外訓練的地點,自己之前都曾經到訪過。但與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又創造了很不同的經歷和回憶
  • 在預備彩排的過程中,反而獲得更多,對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情感的釋放都是意外的收穫
  • 在Victor 身上最能看到願意隨機因應各人的狀態而調整内容和節奏。而又能適時在某些狀態推進和放手。
  • 一年的時間投入本來是猶疑參與這課程的最大阻力,一年過後覺得這是課程重要的條件。長期而持續的時間投入使參與的我們能對環境,夥伴,老師建立信任。有種安全而開放的氛圍。若果課程的重點是自我覺察並轉化。這種支持圈的建立十分重要,也覺得做得十分成功。
  • 由別人跳自己的泥塑這過程很特別,好像有些東西被明白被理解了
  • 由情緒轉化動作的練習,使自己做出了沒有想過的動作,也發現了自己與各種情緒的距離
  • 導師的引導十分有耐性,雖然學員對舞蹈的認識和經驗各有不同,但仍不斷獲得鼓勵。導師亦會不斷帶領學員自發性思考、創造
  • 回憶初衷,自己究竟是為什麽而喜歡舞蹈,是為什麽而生活。

「多空間」保留更改課程導師或內容之最終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