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間」舞蹈、多媒體與即興研習週 ( 11 月 16, 17, 19 日)

文字紀錄:李海燕

2015年的研習週在11月16至21日舉行,其中三天為排練室研習,參與藝術家包括 Alexandra BATTAGLIA 、 Ellen GERDES 、 Christine HE 、馬才和、梁卓堃、盧淑嫺、 Daniel Navarro LORENZO 、 Gilles POLET 、 Joana Silva 、黃漢樑、葉破、丸仔、嚴明然。

第一天第一節:由馬才和(香港)帶領
馬才和的研習出發點,是思考「空間」。空間可指放置身體的外在空間、建築的物理空間、容納空間、物件之間的空隙、體內空間等。空間或正或負,我們如何感覺空間?空間的呈現方式直接反映「身份」:布置空間的人、決定空間使用方式的人、擁有或被拒諸在空間之外的人。

空間的內與外,經由各種出入口連接:建築空間有窗、門、橋;身體位置與連接點的距離影響我們對空間的感覺;體內與外界連接點有眼、鼻、耳、口、陰道、肛門等,這些出入口的感覺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提供素材。體內空間持續改變,某些改變,例如懷孕,更是人類在外在空間繼續存在的必須過程。

馬才和帶領參加者以意識掃瞄身體,尋找在體內游走的能量流,察覺到之後,便讓能量流帶動身體活動,有如追隨一個在血管內隨意走動的球,使能量從體內經由動作外化。這是一條由內而外、由不可見到可見的能量路線。參加者掌握了這一個「球」的走向後,幻想這球由一個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嘗試感受同時由不同能量走向引發的動作。

空氣中充滿非肉眼能看見的份子,我們身處的空間,經常都是滿滿的。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刀刃,在空間留下切割痕跡:就像把刀子插入豆腐,刀子抽出來之後的豆腐表面好像沒有甚麼改變,但它的確是被割開了。在空間中活動的身體、建築空間、以及他者的活動身體,同樣在空間留下痕跡。馬才和邀請參加者細心感受空間,但是在研習過程中,他們對於這些「份子」的覺察似乎有限。在鋪有地膠的區域之外,如何處理排練室之內的其他空間?沒有在研習、但同時存在的身體,在敲鍵盤、在講電話的身體,與在動的自己的身體關係,應該如何處理?我們可以反對空間嗎?

人類的生活越來越都市化是個不可逆轉的走向。在都市,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很小,交流距離卻很遠,身體感覺與思想持續地維持在一種矛盾的狀態。

在空間與身體的關係方面,我希望提出更多思考:

除了睡眠時間、即我們的意識在運作時,身體一般與地面形成垂直與平面的關係,受制於地心吸力,兩者之間永遠存在一個接觸點。這個幾乎是必然的身體狀態如何影響我們對垂直空間與平面空間的認知?

我們是否有能力同時意識身體內在空間以及從外觀察作為放置在空間中的客體身體?

此外,在研習中,帶領者的口述指示包括如「掃瞄」( scan )、「複製」( copy )等用字,這些含義廣泛、簡單但不精準的單字,在經驗不同、不一定以英語為母語的參加者的詮釋之下,如何為研習建立共同平台?

第一天第二節:由 Daniel Navarro LORENZO (巴塞隆那)帶領

對 LORENZO 來說,城市以及在其中快速移動的居民,就是能量。城市在 LORENZO 眼中是自然的,因為城市由人類建立。

研習開始時, LORENZO 讓參加者閉上眼,平躺地上,身軀與四肢緊貼地面。之後,漸次慢慢讓頭、頸、手指動起來,仿佛在空氣中繪畫般移動雙手及頭部,身體保持放鬆。再下來讓身軀對地心吸力說「不」,離開地面;活動幅度不斷擴大,直至完全站立,之後再回到地面。第二部分是橫越地面的練習,參加者來回從排練室一端移到另一端,盤骨保持在低(接近但不可接觸地面)、中、或高水平,從不同的視線高度感覺空間。之後,參加者閉上眼睛,按照從另一人的手掌傳遞的指示移動,或快或慢,向不同方向走。盤骨對方向的感覺這時會變得敏銳。下盤是生命之源,它擁有原始能量,能穩定移動中的身體。

LORENZO 對的城市感覺,似乎滲透到練習的進行速度之中。我認為過程可以慢下來。對觸覺的敏感度和與夥伴間的默契需要時間培養和細味。這類研習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便是離開繁雜的生活常態,尋找精細的身心串連。正如參加者之一 Gilles POLET 所言,「我們不需要一直在提交材料,佔用空間。我們可以把空間交給他人,靜看事情發生。」

這天的研習展演,主題為「用盤骨在空間中描繪」。各人的動作填充了高及低水平的空間,但似乎對中水平興趣不大。網球不止一次從丸仔手中滾到地面不同位置,但它引致的空間改變似乎同樣引不來注意。

第二天第一節:由 Gilles POLET (布魯塞爾)帶領

POLET 首先提出觀察的重要性:參加者兩人一組,其中一人閉上眼睛,做兩分鐘即興動作,另一人觀察後重複該組動作,越仔細越好,要儘量回溯所有細節。接下來參加者分成兩組,每組四人,觀察一方可以從四人中選擇一組動作重複。透過這練習, POLET 希望參加者體會到動作的用意/企圖與對觀眾的吸引力的關係。用意明確、設計清晰、具功能性的動作比較能引起注意。即興動作並不只是為舞者自己而做。作為演出者,我們要養成對觀眾的責任感,考慮他們如何閱讀動作。

POLET 邀請各人參與由 David ZAMBRANO 的即興舞譜《 Passing Through 》衍生的「空間遊戲」。參加者可以在空間任意移動,惟須依從以下守則:

  1. 必須走曲線,改變方向時不可走尖角
  2. 可以站立、步行或跑
  3. 角色必須是跟隨者或帶領者。可以從遠距離跟隨,例如你和你的跟隨對象可能身處空間的兩端
  4. 必須留意整個空間,視線不可向下
  5. 可向前或向後走,起步前必須觀察
  6. 行走時,身體以脊椎為軸心線旋轉,雙手分別放置身體前後,形成空間
  7. 即使動作不牽涉他人,也要觀察整個空間的狀況
  8. 以脊椎為軸心的旋轉將他人納入個人空間或離開他人的空間

在練習過程中, POLET 提示得最多的守則是「視線不可向下」。他表示很多當代舞舞者慣性地關閉對環境的感覺,只專注在自己的身體。這種慣性割斷舞者與觀眾、其他演出者及空間的連繫。我亦留意到各人難以從遠距離跟隨他人的路線,也許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興趣大於與他人建立聯繫。我們需要更努力透過「複製」或「跟隨」練習,培養對外界的關注的能力。

第二天第二節:由丸仔、盧淑嫺(香港)帶領

丸仔盧淑嫺在兩年前接觸 Nancy Stark SMITH 的「 Underscore 」即興創作法,起初未能真正了解其特點,但兩年來不斷練習,漸漸體會其平易近人的方法中蘊含的精煉思考,故此希望向參加者推廣分享。

建立即興舞譜的步驟:

  1. 到達排練室。精神、能量與身體同時抵達,而且要保持在一種持續狀態,在抵達與正式開始創作之間,精神的集中和能量的流動不會中斷。
  2. 把身心調整至「序言」狀態。
  3. 體會呼吸,尋找存在於皮膚之下的空間,與身處的土地聯繫起來,啟動逐漸聚集的大量能量。這階段稱之為「 Skinesphere 」。緊接「 Skinesphere 」的是「 Kinesphere 」階段,重點是在即興活動時擴張空間,游走身體走進不同空間,與他人的空間重疊。
  4. 與他人聯繫的程序是:四處移動,找尋與之建立關係的對象,發展動作段落,完成後解除配合,重新開始程序。
  5. 舞譜整體完成後,參加者需要分享及討論過程心得。

另外有一些非程序性、但也會在過程中可以應用到的方法,包括自由流動/間隙/觀察/聆聽/「重新啟動」。

部分參加者表示難以掌握「 Underscore 」的意義,或者難以跟隨程序一步一步進行。的確,「 Underscore 」表面上看起來平平無奇,它所指示的方法也並非獨門秘方;但既然它和即興舞者慣常使用的創作方法並無不同,為甚麼難以掌握?我認為原因是在於「 Underscore 」設下了一個自我審視的框架。很多舞者習慣一進入排練室便不停的動,只關心設計動作,沒有在過程中停下來,以外在於自身的角度審視動作背後的動機。「 Underscore 」要求舞者按程序,強調觀察、暫停、與他人建立關係;在未有動機時不妨做個傻子( idiot ),重新開始。

第三天第一節:由馬才和帶領

馬才和繼續與參加者尋找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假如身體其中一個部位與排練室的某個位置以鬆緊帶連接著,我們該如何移動,才不會讓自己的鬆緊帶與他人的糾結起來?鬆緊帶連接著身體哪部位?是我們平常很少留意或使用的嗎?聽到拍掌聲時,參加者便把鬆緊帶連接到另一個部位,拍掌聲漸次增加,「繫」於身上的鬆緊帶也越來越多,參加者如何同樣敏銳地察覺每條鬆緊帶、每個空間部分?

當我旁觀參加者盡用身體所有部位時,深切察覺到人體結構之複雜。可以因應環境而活動的肌肉和關節仿佛無窮盡。舞蹈的可能性,同樣無窮盡。

然而我們容易向限制「屈服」:地心吸力、身體柔軟度、舞蹈形式、技巧要求等。在即興創作中,面對限制的心態可以調整為:讓限制提高舞者對身體的覺察能力,成為超越的對象。

第三天第二節:由 Alexandra BATTAGLIA (葡萄牙)帶領

BATTAGLIA 以提問開始:「甚麼是創作?甚麼是身體?甚麼是限制?」她認為舞者必須先釐清概念,才進入動作。技巧只是工具。她認為,老師如何教授技巧至為關鍵,因為技巧不單止讓我們超越身體限制,技巧更是靈感的來源。

BATTAGLIA 的練習有兩個關鍵詞:「身體」及「覺察」。她首先請大家在排練室內步行,留意腳掌感覺。這時,如果有誰舉手,其他人便要撫觸其身體,給予和接受撫觸的都必須細心體驗觸感。接下來,舉手表示這人將自由下墜,其他人要在身體跌落地面前提供支撐。身驅安全抵達地面之後,用手把平躺的人拉起至直立位置。舉手的人由練習開始時的一人漸漸增加至同時數人,參加者必須要對環境保持高度、多方位的敏銳覺察。

敏銳度的練習也可以在短距離進行。參加者聚集在極小的空間,身體動作不斷卻不能碰上其他人── BATTAGLIA 稱這練習為「在自己之外和之外跳舞」:我們在跳舞之餘亦要尊重共舞的,各自有合適的空間做其所想的動作。空間有不同的垂直水平,身體對高低之間的變化同樣需要敏銳覺察。參加者練習在八拍、四拍、兩拍及一拍時間把身體在站立和平躺姿勢之間來回改變,由排練室一端移到另一端,或者一人在地上滾動而另一人在他滾動的路線上走,視線卻不可落在地上。參加者完成以上各種練習後, BATTAGLIA 總結我們能對其他舞者產生敏銳感覺的原因:「我們各有各的活動方式,但有甚麼把我們聯繫起來。是身體高低水平?是旋轉扭動?是接觸?還是意念?呼吸?方向感?都有可能。我們必須相信並用心感受那聯繫。」

第三天第三節:由 Christine HE (德國/香港)帶領

Christine  帶來了一些豆袋。參加者需要以一個身體部位移動豆袋,或者以不用手的方法把他人身體上的豆袋轉移到自己身上。練習令人重拾孩童時代隨心活動的自由。成年人有時忘記了這種與環境連接的天然能力。最後,葉破以音樂帶領各人放鬆,然後以喜瑪拉雅頌缽輕輕喚醒身心。在數天的持續練習後,身體亟需休息,尊重身體活動與休息的循環,也是尋找平衡自由之道。

*請繼續閱讀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World Arts Culture/Dance 學院的研究生 Ellen Gerdes 為工作坊撰寫之筆記: http://www.y-space.org/i-d15_rw_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