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舞蹈與表演藝術證書課程 2026

前言

文化及藝術教育除了培養創作和表達能力外,也是人類進化及個人成長的重要養份,幫助個人的全面發展。「多空間」在創作、表演及藝術交流方面的經驗豐富,近年一直研發一系列關於身體美學、舞蹈欣賞、舞蹈創作、訓練及舞蹈結合教學與社會工作的新模式──「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以幫助學生在常規學習以外,發展多面向的興趣,開啟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獨立思考,鼓勵學員從聆聽身體和自身感覺開始,享受舞蹈創作帶來的樂趣。

 

「多空間」的「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強調多元創作及跨媒體訓練;發展、培育學員個性及獨立思考能力;以舞蹈為主,引導學員從認識身體和自身出發,再結合劇場、環境、大自然及不同舞蹈元素作訓練。我們鼓勵學員終生學習,關注社會動態及世界潮流,協助學員積極裝備自己,成為「香港」之創作、表演及藝術教育人才。

目標及方向

基礎

基礎

以「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體系作基礎,帶領學員認識及了解身體,繼而舞動。

潛能

潛能

運用不同方式的鍛練,協助發掘、培養並提升學員的創意潛能。

模式

模式

透過多面向的教學模式來認識舞蹈及表演藝術。

本土

本土

引領學員了解自身特色並啟發他們創作富具個人特色之作品。

融匯

融匯

學習表演、創作、編排舞蹈,並把舞蹈融入教育及日常工作。

回饋

回饋

鼓勵並協助學員運用舞蹈與表演藝術於生活、教學或社會工作中,最終回饋社會。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舞蹈與表演藝術證書課程 2026

課程為期6個月(合共108小時訓練),當中包括身體察覺、基本舞蹈、創作、表演訓練、劇場及表演理論及小型展演

 

授課語言:廣東話,輔以英語及普通話 (包括中文及英文課堂讀物)

課程將因應學員能力調整,授課方式包括舞蹈室訓練、講座、課堂討論、戶外訓練、獨立及個別指導、寫作、研究報告、學員創作及展演

 

課程大綱:

  • 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
  • 身體探索與覺察訓練
  • 舞蹈技巧課
  • 即興、創作、編舞、表演課
  • 舞蹈、劇場、表演與教學基本理論
  • 環境舞蹈、大自然及戶外訓練
  • 舞蹈與跨媒界協作訓練
  • 舞台基本知識
  • 專題研究
  • 表演及實習
  • 學員創作匯演

設施及上課地點:

  • 潔淨明亮的舞蹈課室,並有足夠空間讓學員活動
  • 舞蹈室設有彈性保護地板,以吸收學員跳舞時之震盪,減低受傷機會
  • 課室位於錦田,環境寧靜,舒適和優美,鄰近錦上路港鐵站,交通便捷

  • 報名費:$200(當中包括行政及遴選工作坊費用)
  • 對象:對舞蹈、創作及表演藝術有濃厚興趣人士、在職教師、社工或藝術工作者


  • $10,400
  • $9,360 (「多空間」會員)
  • $8,320(2025年11月8日前報名並於遴選及面試中獲選的學員)

 


本課程設全額及半額獎學金給予經濟有困難或有需要支援之學員,詳情可向「多空間」查詢


2026年1月至6月(除指定之戶外活動或展演) ,一般上課時間為每週六下午2:00至6:00


2025年11月29日下午2:00至6:00(其中兩小時)


2025年11月25日

導師

VictorMa

「多空間」藝術總監及創辦人、i-舞蹈節(香港)策劃人、前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香港芭蕾舞團成員、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及戲劇學院畢業)、曾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紐約考察當代舞蹈及劇場、英國里茲大學表演研究碩士、2001年獲金馬獎提名最佳男配角、2016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舞蹈)得獎人

馬才和

藝術總監、課程總設計
mandyYim

「多空間」外展及教育總監及創辦人、i-舞蹈節(香港)監製、前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香港芭蕾舞團舞者、曾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紐約考察當代舞蹈及劇場,並於挪威卑爾根擔任文化交流駐場藝術家,逾三十多年舞蹈表演、創作及教學經驗

嚴明然

課程設計
Hong

曾獲靳埭強設計獎及創新企劃獎,多年來會為不同團體、機構及大專院校策劃不同形式的藝術工作坊及展覽,協助參加者以藝術連繫他人,社區以及個人時空,建立新的存在關係,廖國康認為藝術不只是一件可供觀賞的作品,而是能帶給創作者和觀眾一份別具意思的經驗,著有《混合媒介72個藝術活動》

廖國康

導師
Chang_Man_Yan_Fiona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註冊社工、認可督導、人本表達藝術國際認可教員、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創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

張文茵博士

導師
未命名設計 (6)

舞蹈研究者、理論家、藝術家和接觸即興的創始開發者之一。2014年獲得表演研究博士學位,重點研究存在感的表達和注意力的創造性行動。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omatic Communication的執行董事

妮塔.利透 Nita Little(美國)

海外導師

顧問

未命名設計 (9)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

何天虹教授

顧問
KuMingShen

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舞蹈系系主任,並應邀世界各地大學及機構擔任客座教授及編舞。1997年受中山文藝獎章、2009年獲吳三連藝術獎、台灣第21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古名伸 (台灣)

海外顧問
wenHui

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創辦人、編舞和舞者、中國當代舞蹈劇場先鋒,近年長居歐洲,並活躍於歐美表演

文慧(北京)

海外顧問
ChrisAikenHeadshot

美國史密斯學院及五院聯盟的舞蹈系副教授。多年即興舞蹈及接觸即興的實踐、表演及教學

克里斯•艾肯 Chris Aiken(美國)

海外顧問
Chico_Katsube_Shoko_Kashima

在日本及世界各地推廣接觸即興。她們在2010年起以Chico and Shoko名義參加各地舞蹈節。二人在2012年把基地遷往鹿兒島郡,在鄉郊建立藝術社群。二人在2012年至今於伊佐市舉行i-Dance Japan舞蹈節

勝部知子 Chico Katsube & 鹿島聖子 Shoko Kashima (日本)

海外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