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多空間」2018全新多媒體舞蹈劇場 演出日期及時間: 2018/05/11 2:30pm 學生專場 2018/05/11 8pm 2018/05/12 8pm 2018/05/13 3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門,是通道;是出口;是入口;是一個關;是一個閘;是地方角落;是身體的一部分;是人們;是他們;是你們;是我們;是日常必經之處。 門,連接一個空間與另一空間,門前一個世界,門後一個世界。門後發生的事,從門前能看清嗎?所見所聞的是否事實?我們在執着事實之時,會否被眼前的一切蒙蔽了?真相又到底是什麼? 《門》把觀眾分隔於門的兩邊,事件同時發生又交替展開。觀眾在門的一邊,只能觀看整個演出的一部分,表演者如實地演出作品,觀眾卻無法看到演出的全部,窺視片面的演出之餘,亦需自行想像來填補留白之處。要看清全貌,必須分別走過《門》的兩邊。 原來真相不如想像般簡單...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多空間」二零一七年香港回歸二十週年全新體驗式舞蹈劇場, 與你訴說一個關於香港人如何努力學習成仙的故事…… 演出日期及時間: 2017/04/07 (8pm) 2017/04/08 (3pm, 8pm) 2017/04/09 (2pm, 5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多空間」於四月演出全新體驗式舞蹈劇場《房一房二房叉防》。節目結合舞蹈、劇場、及錄像投影…等,探索香港人的生活與內心世界,觀眾可以透過互動方式,窺探或參與整個演出,而這樣的互動交流,亦將成為演出的一部份。 門票為二百二十元(設樓座座位區及舞台企位區,不設劃位), 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999。 查詢節目詳情或票務優惠,請電:2268 7323。 創作及製作團隊: 構思及編舞:馬才和 監製:嚴明然 舞台設計:何應豐、蘇善誼 燈光設計:馮國基 錄像設計:楊振業 服裝設計:鄭慧瑩 音響設計:岑宗達 服裝統籌:黃炳堂 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韋淑怡、姜敬恆 執行舞台監督:鍾濠全 助理舞台監督:鄭恩銘 創作舞者:毛維、黃翠絲、胡詠恩、嚴明然 表演者:潘振濠、李振宇、梁天尺、黎貴諾、李匡翹、鄭恩銘[/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button icon="fa-book" target="_blank" hover_type="default" text="場刊" link="http://www.y-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6/05/HouseProgrammeWeb_full.pdf"][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vc_video link="https://youtu.be/EPZhHcU6LS0"][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testimonials_carousel category="roomx" number="2" show_navigation="yes" navigation_style="dark" auto_rotate_slides="5"][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vc_column][vc_column][/vc_column][/vc_row]...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不是雙人房》為「多空間」第二個製作,作品於1995年12月首演於香港新浪潮舞蹈節,並於德國慕尼黑97香港文化節、香港國際學院舞蹈節(舞匯九七)、廣東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台灣皇冠劇場及2010年於元朗劇院上演旋轉舞台版。 舞劇靈感源自編舞馬才和及嚴明然1995年旅歐途中的真實經歷,在意大利弗羅倫斯(Florence)逗留期間,無意間聽見隔壁房中一對夫婦正用粵語肆無忌憚地大聲爭吵,是甚麼緣故,能讓蜜月中的兩人惡語相向?而爭執,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中又將如何激化人際關係的矛盾?當年創作期間亦正值97回歸前夕,中英為回歸問題而一直爭拗不休,《不是雙人房》的意念因而產生。 兩個人在同一間房內可以發生甚麼事? 《不是雙人房》是以探索家庭及人際溝通為主題的舞蹈劇場。兩個人同住一間房,卻並不代表一起生活,那怎樣才叫「生活」?房間內的男女主角,雖然共處一室、打扮類似,但想法行逕迥異,心靈隔著遙遠的距離;兩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彼此並無關愛,缺乏溝通與尊重。危機正是在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中不斷積累,最終關係一繃即斷,最後他們各自收拾行李,想要逃離現實,但卻因為害怕、恐懼,無法接受外界或根本無法脫離現實而再次回到「雙人房中」!明天是重新開始?還是繼續重複昨天的生活?舞劇以開放式的結局作結,引領觀眾一起省思「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與他人」的課題。 《不是雙人房》的佈景結合生活與虛構、寫實與抽象;當中真正的桌椅配以虛構平面拼貼而成的馬桶、梳化等家具,再結合文字、對白、視覺、音響設計、劇場及舞蹈元素,在舞台上形成一個似真亦假的房間。   製作及演出人員 導演及設計:河馬 編舞:馬才和及嚴明然 演出: 馬才和、嚴明然、馬財勝、宋楠 (2010)、Christine Kehr (2010)、李健偉 (2010) 、 馬師雅 (2010)、鄭靈敏 (2017)、鍾麗儀 (2017)、王海安 (2017) 及周子涵 (2017) 燈光設計:于偉雄 (1995, 1997)、鄧嘉力 (1996)、陳淡疇 (1998) 及 馮國基 (2010) 佈景、服裝、道具設計:河馬及馬財勝 錄像設計:楊振業 (2010) 監製:嚴明然   評論及廻響 喜歡肢體表演及對話設計部分,餐桌那段及開始bed那段蠻喜歡的,肢體語言很美麗,喜歡舞台設計有創意。 喜歡他們利用空間的創意。 感覺看到一部份的自己,又真實又孤單。 非常有創意的劇場作品,在整體上很有要求。 這次演出, 在構思上是完整的……利用旋轉舞台,把一對吵架男女與一對情話綿綿男女梅花間竹地呈現, 引發廣闊思想空間。 盧偉力先生 藝評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 舞者在這次演出中以他們精鍊的肢體運用能力給人深刻印像,尤其是桌上雙人舞一節,更是表現出一切動作難度都在掌握中的神采……馬才和作為編導的細緻要求表露無遺……《不是雙人房》於1995年由馬才和與嚴明然首次創作和演出,十五年後同一主題,同一演繹取向,作品仍然能觸動人心,對人與人的關係反思,仍然能透過舞者一舉手一投足對觀眾作有效的直接溝通。也許,這就是他們兩位的藝術觸覺的驗證。 陳天麟先生 藝發局評審員 音樂和聲效都恰到好處,牆上的短片收到畫龍點晴的效果……形體語言及影音媒體的運用很別緻……男女演員互相之間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見戲劇的內涵十分豐富,叫做千錘百煉……同學們可以欣賞這一齣好戲,理應幾生修到,希望他們多一些這種機會,建立良好的欣賞藝術表演的能力,則我們社會有幸了。 梁定國 中學老師 單就場地來說,把劇院的平台變成小劇場式空間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佈景是比較簡潔,但effective……其中不欠精彩及Witty的片段……作為一個觀眾,這次是enjoyable journey雖不是甚麼大製作,但有溫馨親近的感覺,不是將很多production wise的gadgets拋給你而是真的引領觀衆進入他們的作品中。 楊志穀先生 藝發局評審員 They had a kind of vaudeville humour.Their smark body language made physical screechings, diatribes, and howlings in what must have been a dream. Tom Borek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vc_column_text] 演出日期‭(‬年‭/‬月‭/‬日‭)‬及地點 1995/12/1-3: 藝術中心今天舞台系列 ~〈新浪潮舞蹈節〉 香港藝術中心 麥哥利小劇場 1996/9/14-15: 台灣 台北皇冠小劇場 1997/8/9: 國際學院舞蹈節〈舞匯九七〉 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院 1997/8/26-27: 德國慕尼黑九七香港文化節 德國 慕尼黑 1998/12/11: 廣東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 中國 廣州 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小劇場 2010/3/3-7: 《不是雙人房2010》旋轉舞台版 香港 元朗劇院演藝廳 2010/3/25-26: 《不是雙人房2010》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 香港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2017/7/26: 北京舞蹈雙周 另類平台《不是雙人房》(選段) 中國 北京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2017/9/22-23: i-舞蹈節(香港)2017:舊「舞」新「單」-《不是雙人房》(選段) 香港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