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新村,又名錦田新村,位於泰康圍和永隆圍之間,建於1930年,有千多個村民居住,大部份為鄭姓。
城門新村為一鄭姓村落,先祖居住在海陸豐一帶。約在17、18世紀(約明末清初),鄭善公(鄭氏十八世)從東莞縣遷往新安縣定居。在他死後,其妻兒則在荃灣狐狸峽(今和宜合)落籍,後在當地建立大圍村。至1920年代,香港政府為築城門(銀禧)水壩將城門一帶居民遷到錦田,是為城門新村。
初期城門新村內的村屋高兩層,以青磚砌成。村內建有協天宮,協天宮即關帝廟,香港亦有大埔荔枝窩協天宮、沙頭角南涌協天宮等。城門新村的協天宮內則供奉著16個村民的神位,是為了祀祭昔日於清同治年間(1862年-1864年)荃灣與城門兩鄉械鬥時所殉難的村民。鄭氏宗祠設於村口。城門公立通德學校是早期的鄉村學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