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圍跳 – 羅行行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DAALH
Category
環境舞蹈
關於

《四圍跳 – 羅行行》

「四圍跳」是「多空間」為探索表演空間而特設之系列,演出包括室內、室外、劇院大堂、梯間、後台,以至街邊角落,大部份作品都以環境舞蹈(Site-Specific Dance)的方式進行,只要創作者及編舞能想像到的,「多空間」都會盡量安排。

 

環境舞蹈

顧名思意是根據其環境特色而度身編排的舞蹈,以自然的肢體表達,展示人與環境、建築、裝置等的感知,探討人與自然、城市不同空間微妙複雜的關係和交互影響,既是環境意義的重新發掘,也提供觀者一個審視生活構成和居住本質的全新視角,因而逐漸成為一種越來越受關注的當代舞蹈藝術形式。

 

《四圍跳 – 羅行行》

這是一場為羅行藝術墟特別策劃的參與式表演。觀眾在約兩小時的旅程中,經歷運用身體共同編織羅行歷史的參與式環境演出。過程中包含舞蹈演出、工作坊、導賞以及音樂表演。觀眾們運用身體參與,並享受整個羅行的旅程!

 

製作及演出人員

策劃及編導:馬才和

編舞:嚴明然、余巧兒、何芳婷及Christine HE

舞者:石金輝、桶、張旭、邢錦航、燕子、張凌欣、張韵婕、潘可欣、夏欣怡、譚思起、倩倩、舒方樂

音樂:葉破    

導賞員:麥少歡(歡姐)   

後台工作人員:李芷茵、吳惠娥、區少梅、龔一妹、陳貝兒、羅子茗、張滙基、鄧家強 、劉雨菡、胡玉燕、黃其俊

 

評論及廻響

「謝謝你們給我們帶來美好的視覺盛宴。」(觀眾)

 

「每天當觀眾在欣賞,也是當學生在學習。」(觀眾)

 

「用身體與內心交流,用身體與他人鏈接,用身體回應世界。

 

也看到了太多美好的身體,真實的情緒,特別的表達方式。這麼多的舞者們在小小的鎮上流動,在草地上跳、在破屋裡跳、在小巷中跳、在所有看上去能跳或不能跳的地方跳…

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

 

“舞蹈在哪裡?美在哪裡?”

“在這裡,在羅行墟。”

 

*這次也很湊巧的成為了香港舞團《四圍跳 – 羅行行》的志願者,見證到一次演出的背後需要付出多少的心力與精力——更別說這樣大型的舞蹈節了。

 

由衷的感謝這次主辦的彭宇老師,投入的舞者們,以及所有在推動和支持這次活動的人們。

 

相信這會成為許多人心中難忘的回憶。」(義工)

 

「最後一天演出的安排路線很好,從舞團作為起點,然後一路過去,最後到河邊,到河邊的時候,讓人由一種較為小的視野突然擴展到一個大空間,有一種視覺碰撞。」(演出者)

 

「節目安排緊湊,參與感強👍」(演出者)

 

日期及時間:2025年5月3日 16:30 – 18:30

地點:佛山羅行藝術墟

工作坊:有機形體及轉化訓練

 

OMTT由馬才和研發及整理並由嚴明然協助發展,課程從聆聽和探索身體開始,繼而透過觀察及想像發展肢體動作並累積舞蹈詞彙。OMTT之訓練方式主要是鼓勵學員融匯生活、舞蹈和不同藝術媒體,引導參與者開拓身體潛能,發展肢體動作、延伸表演幅度繼而進行創作即興及表演。

 

導師:馬才和及嚴明然

日期及時間:4月30日 1030-1230

地點:彭宇當代舞團糧倉劇場大排練廳

工作坊:探索與聯繫

 

從您個人與地板的連接到與另一個身體的連接 – 從即興表演到合作表演。

 

導師:Christine HE

日期及時間:5月1日 1030-1200

地點:彭宇當代舞團糧倉劇場大排練廳

工作坊:雙人即興

 

課堂從不同雙人即興練習開始,由對抗力、動作質感及重心轉移等尋找與他人的對話。

 

導師:何芳婷及余巧兒

日期及時間:5月2日 1030-1200

地點:彭宇當代舞團糧倉劇場大排練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