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 background_color="#f4f2ea" z_index="" css=".vc_custom_1529633016981{margin-bottom: 20px !important;padding-top: 20px !important;padding-right: 20px !important;padding-bottom: 20px !important;padding-left: 20px !important;}"][vc_column][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739434774069{padding-top: 5px !important;padding-right: 5px !important;padding-bottom: 5px !important;padding-left: 5px !important;}"] 課程大綱 常規課程囊括長者當代舞班、長者芭蕾、長者創作舞蹈班,亦為兒童提供兒童創作舞、兒童當代舞、芭蕾舞班。 還有身體覺察及拉筋課、A-Somatic&Dance、當代舞班、舞蹈與即興、午間「茶」舞場、週末「狂」舞派(開放平台:表演及即興活動),更多豐富的課程供大家選擇。[/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css=""] 費用: 1小時課程(會員/非會員): 單堂$135/$150   1.5小時課程(會員/非會員): 單堂 $180/$200 4堂 $640/$720 10堂 $1550/$170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739343556375{padding-top: 5px !important;padding-right: 5px !important;padding-bottom: 5px !important;padding-left: 5px !important;}"] 上課設施及地點 潔淨明亮的舞蹈課室,並有足夠空間讓學員活動。 舞蹈室設有彈性保護地板,以吸收學員跳舞時之震盪,減低受傷機會。 ...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 css=""] #親子舞蹈 #兒童舞蹈創作 #當代舞 #聲音(土家族)及創意形體 #環境舞蹈及創作 #婦女現代舞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single_image image="54676" img_size="1131x1600" css="" qode_css_animation=""][vc_single_image image="55041" img_size="1414x912" css="" qode_css_animation=""][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 css=""]截止報名日期: 課程首節的開課前一天 其他注意事項: 1. 報名後將收到「多空間」的WhatsApp、電郵或電話確認 2. 課堂開始前15分鐘可以進場 3. 除特定工作坊外,場地需脫鞋進內 4. 為讓學員有個舒適的體驗,建議穿着鬆身輕便的衣物上課[/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button target="_self" hover_type="default" text="報名" link="https://forms.gle/ythWdDEvH1riQXZf7"][vc_empty_space][vc_separator type="normal"][vc_single_image image="54678" img_size="1500x150" alignment="center" css="" qode_css_animation=""][/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舞蹈大笪地 - 原來錦田很美》為2014社區文化大使之節目,除延續過去《舞在圍村》以推廣現代舞為理念外,活動將集中以元朗區為轄心,當中包括錦田及八鄉等地區,計劃可提昇區內居民之藝術與文化質素,鼓勵區內居民關心社區,從而增加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透過舞蹈及藝術強化並建立和諧社區。 舞蹈推廣活動包括: 鼓舞圍村大巡遊 敲擊樂師及舞者將會帶領群眾穿梭於大街小巷,進行鼓舞巡遊。 主舞台演出 主舞台演出以「發現元朗」為主題,透過一系列以發掘元朗區的故事及歷史來進行創作。 舞蹈你點睇? 透過專業舞者的即場示範,加上主持人的導賞和講解,讓觀眾可進一步了解現代舞,解讀當代舞蹈語言與身體符號,並了解創作人背後的創作理念。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構思及編舞: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戲劇指導:甄拔濤 現場音樂及作曲:梁卓堃 服裝及佈景設計:鄭慧瑩 服裝設計助理:程凱雯 音響設計:羅浚謙 編舞及舞者:聶曉晴、邱加希 舞者:胡詠恩、馮誠健、梁翠瑩 舞台監督:陳澤君 執行舞台監督:駱麗而 助理統籌:鄭洁華 中國書畫:嚴振德 社區舞蹈大使:王嘉儀、陳珈賢、龔淑儀、吳凱琪、蘇珮儀、梁詠怡、李佩瑩、姜蘇航、劉理盈、王凱婷、謝美玲、尹嘉晴、李婉嫻、陸寶芝、周芙儀[/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4/09/13-14: 錦田吉慶圍 2014/09/20-21: 上村公園球場 2014/10/4-5: 元朗八鄉橫台山遊樂場[/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舞蹈大笪地》為「多空間」一系列於錦田及八鄉推行之舞蹈推廣活動,目的是希望透過舞蹈藝術將不同階層及種族共融,將藝術融入社區,與錦田及八鄉居民分享舞蹈和創作的樂趣…...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活動為一系列公眾藝術推廣節目,將現代舞帶入新界圍村。舞在圍村III(終極篇) 《2046 - 小牛講古仔》計劃延續「舞在圍村」系列的使命,從2010年的《消失中的水牛》至2012年《阿牛回來了》連續三個作品,以新界多年發展為創作背景,發掘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社區及地點,將當代藝術推介給普羅大眾,除將現代舞再次推廣至圍村,更鼓勵生活在城市的香港人走進不同的社區,領略不一樣的地區特色,保留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文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 活動內容包括: 鼓舞圍村大巡遊 樂師及舞者將帶領群眾於圍村進行鼓舞巡遊。 演前舞蹈工作坊 主舞台演出前的免費舞蹈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一同開發身體潛能,感受舞蹈帶來的樂趣。 主舞台演出《2046 - 小牛講古仔》 從小移民荷蘭的鄧小牛於2046年為了幫父親完成心願,以回港拍攝紀錄片為名,進行了一連串“發現香港”的旅程……故事感人而又峰迴路轉。 舞蹈你點睇? 演後之舞蹈示範,解構當中舞蹈語言的產生及《2046 - 小牛講古仔》之創作理念。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構思及聯合導演: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編劇及聯合導演:甄拔濤 現場音樂及作曲:梁卓堃 服裝及佈景設計:鄭慧瑩 服裝設計助理:程凱雯 錄像設計:楊振業 燈光設計:羅文偉 音響設計:羅浚謙、顏志杰 助理排練及舞者:施卓然、邱加希 演員:陳瑋聰 舞者:陳俊瑋、鄧曉霖 單張及海報設計:Sara L 舞台監督:丁美森 執行舞台監督:馬嘉裕 中國書畫:嚴振德 社區舞蹈大使:陳旭芬、呂諾欣、劉小欣、鍾雪顏、陳祖欣、麥慧琛、甘迪雅、甘志好、黃嘉慧、霍泳棋、王文瑛[/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3/12/28-29: 錦田吉慶圍 2014/01/4-5: 元朗 八鄉橫台山遊樂場 2014/01/18-19: 北區公園外停車場前之廣場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舞蹈大笪地》為「多空間」一系列於錦田及八鄉推行之舞蹈推廣活動,目的是希望透過舞蹈藝術將不同階層及種族共融,將藝術融入社區,與錦田及八鄉居民分享舞蹈和創作的樂趣…...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舞在圍村II-阿牛回來了!」計劃延續2010年「香港歷史系列II-舞在圍村-消失中的水牛」的使命,發掘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社區及地點,將當代藝術推介給普羅大眾,除將現代舞再次推廣至圍村,更鼓勵生活在城市的香港人走進不同的社區,領略不一樣的地區特色,保留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文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構思及佈景設計: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導演及聯合編劇:李俊亮 聯合編劇:潘詩韻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黎珮賢 助理舞台監督:何家敏 現場音樂及作曲:Edmund Leung 音響設計:羅浚謙 服裝設計:鄭慧瑩 服裝統籌:呂琼珍 攝影:張志偉 助理編舞及舞者:徐奕婕、藍嘉穎 演員:胡智健 舞者:姚潔琪、廖向民、顏堅輝 客賓臨藝術家: 音樂:陳偉光、邱立信、黃時浩、蕭錦成、梁卓堃、黃仁逵、曾永曦、葉破 中國木偶:黃詠琴 行為藝術:丸仔 譚家敏 、Haruka Ashida Ostley 雜耍:袁浩然 環境舞蹈:曹德寶、Christine He[/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2/09/30: 香港 粉嶺龍躍頭 松嶺鄧公祠 2012/10/02: 香港 上水鄉 廖萬石堂 2012/10/07: 香港 元朗 屏山鄧氏宗祠 2012/10/14: 香港 粉嶺圍 2012/10/23: 香港 錦田 吉慶圍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多空間」嘗試透過香港歷史系列II -「舞在圍村」之活動來加深市民對鄉郊文化保育的認識,並進一步喚起公眾對逐漸被邊緣化的圍村生活及鄉郊文化的關注。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多空間」與一眾舞者演員及舞蹈大使,在新界五個圍村巡迴演出。活動為一系列舞蹈及表演藝術推廣節目,將現代舞及環境舞蹈帶入圍村,以舞蹈的獨特表述,探索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活動包括:巡遊、環境舞蹈、客賓臨 (happening) 及主舞台演出《消失中的水牛》。 昔日香港居民以務農為生,用水牛協助犁田耕種。現今農業式微,稻田荒廢,水牛頓無所依。故事講述一名移居外地的圍村人「大水牛」,回鄉參加「打醮」,與小時候一起耕作的水牛「旺財」重遇。時移世易,人面全非,城市發展不單改變了圍村四周的生態環境,昔日村民簡單純樸的生活也隨之消失,人躺在水牛背上看星的日子不再復見。旺財最後因為生存空間一再縮小而走上末路,大水牛只能無奈地送旺財最後一程,並感嘆城市巨輪的無情,心灰已冷,唯在打醮最後一天,重遇昔人戀人,最後決定一起投入保育工作。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編舞及構思: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導演:李俊亮 編劇:陳文剛 演員:胡智健 及 金大建 主要舞者:廖向民、林俊浩、黃瑞麟、黃碧琪、姚潔琪 及 Christine Kehr 現場音樂:文家威 音響設計:羅浚謙 及 陳復興 佈景設計:劉銘鏗 服裝設計:梁健棠 舞蹈大使:吳鈺瀅、潘凱琳、潘美玲、馬秀英、朱詠儀、吳淑如、黎嘉雯、吳紫瑩、葉家儀、劉惠君、何心鈴、葉彩鳳、朱穎華、傅凱華、林城珠、高小菁、鄧愛蓮、張嘉欣、黃芷維、魏詩敏、曹雅盈、周健嫻、馮顯峰 及 丘嘉熙   評論及廻響 整個舞劇在戶外演出,舞蹈場境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而在場觀眾也不時對劇場展現的情節作出回應,感覺很是親切及有共鳴感。 而舞劇本身的編排亦很完整;主要舞者的技巧及表演能力都很好;扮演水牛的演員把水牛的形態時刻表演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 佈景道具用得很巧妙及能幫助情節的表達。音樂方面,除了有播放灌錄音樂外,更有現場演奏的音樂,兩者在營造氣氛上都幫上了大忙。 何天虹博士 藝發局評審員 「多空間」完全不使人失望── 不論是從城市部落或是從地道的鄉落 來的觀眾。 「多空間」給我們看到不只是舞劇《消失中的水牛》,他們也還讓我思索:什麼是深層的「保育」 馮美華 信報.文化演藝 完整的意念、完整的故事、完整的製作,作為一個以普羅大眾為觀眾的「舞台製作」,已做到顧及不同觀眾的需要,……作品的節奏明快……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選址」的優勝,把「人流」和「觀眾層面」控制到可預計的範圍內,從而針對地製作內容,這是「舞台製作」的製作模式套用在「戶外製作」作品上,而能得到上佳效果的主因。 黃志榮 藝發局評審員 《消》劇的內容感性,但當中不乏對城市發展的批評和反思…作品鮮活、密切地與環境產生關係,思考的力度強化…… 《消》劇雖以語言為推進情節的主要方式,但舞蹈和形體元素的介入與補充是毫不突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觀眾進入不同的氛圍,超越了語言所未及表達的情感,讓他們有機會感受環境與空間的力量。 ……音樂雖然因技術和成本考慮,未能全部作現場演繹處理,但單單選取敲擊元素作現場處理已足夠帶起氣氛,而且音樂類型豐富多元,以小型演出來說是大有驚喜。加上劇作整體節奏處理有起有伏,場次與場次之間跳接順暢緊湊,這對一個戶外演出的作品來說尤見重要,以聚焦觀眾的注意力,《消》劇這部份的處理無疑是相當理想的… 「多空間」雖在不容易的文化環境下生存,但仍然交出亮麗的成績,他們的努力值得獲得更多掌聲。 陳國慧 信報文化評論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0/12/25: 香港 錦田 吉慶圍 2010/12/27: 香港 粉嶺龍躍頭 松嶺鄧公祠 2011/01/02: 香港 上水鄉 廖萬石堂 2011/01/16: 香港 元朗 屏山鄧氏宗祠 2011/01/23: 香港 元朗 八鄉橫台山遊樂場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多空間」於「2007/08 年的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中,把大眾在節日祭祀看大戲的神功戲棚,變身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環境舞蹈展演場,實行透過現代舞、環境舞蹈及各式表演藝術,與觀眾一同反轉戲棚,來一次「傳統現代對對碰」。活動由 2008 年 4 月- 5 月在全港四個戲棚內演出 10 場,當中包括:巡遊、表演、工作坊、合家歡遊戲、環境舞蹈及客賓臨(Happening),而當中的主舞台演出就是《尋找快樂金鎖匙》。此節目亦被邀作學校文化日為 2009 年節目,先後在屯門及荃灣大會堂演出。 演出為融合舞蹈、文字、錄像及劇場多種不同媒體之表演,內容講述主持人(阿Chan)希望透過《尋找快樂金鎖匙》的演出將歡笑帶給觀眾,誰知過程中不斷被外來事情打擾,當中包括從 K1386 星球乘坐快樂飛船降臨香港的外星人亞文( 阿Man),期望探索及了解地球人生活,並將在地球尋找到的「快樂金鎖匙」帶回所屬星球;演出中途又遭年青蒙面人在演出期間搶劫。最後主持人在經歷眾多事情及問題之後,和大家一同總結並分享快樂心得,道出快樂人生視乎各人對生活的態度及如何看待生命的真諦。我們該學習如何珍惜、欣賞及感受身邊的人、事、物……。   製作及演出人員 導演、編舞及編劇: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編舞:周佩韻 編劇:陳文剛 燈光設計:李潔汶 (2009) 錄像設計:楊振業 (2009) 舞台及服裝設計:曾文通 平面設計:兩點水 音樂總監:伍敬彬 樂師:胡晉僖、巫俊鵬 及 梁仁昭 演出(主持人):陳文剛 (2008) 及 黃振輝 (2009) 演員(外星人):李志文 舞者:鄭凱欣 (2008)、甘嘉琪 (2008)、霍嘉穎、游家傑、黃美玉、李健偉、林恩滇、陳嘉靜 (2009)、宋楠 (2009) 及 廖向文 (2009)   評論及廻響 「這是一齣推廣現代舞兼具教育意義的合家歡舞台劇,混合傳統戲劇及話劇元素,以尋找快樂為主題。」 文化現場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8/04/26,27: 2007/08 社區文化大使 戲棚計劃 I - 傳統現代對對碰 香港 青衣 楓樹窩路二樓 青衣體育會球場 2008/05/4: 香港 茶果嶺大街 (天后廟旁) 2008/05/11: 香港...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2007 年「多空間」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在「國際綜藝合家歡2007」中籌劃學校演出,當年在 5 月至 7 月期間於 26 間中學巡迴演出 30 場。 天使「愛美麗」被一輯美麗的地球照片吸引,決定一訪地球,在千辛萬苦下落到地球上的一個現代都市「東方之珠――香港」。但她卻十分失望,因她在香港遇到的只是一群群生活麻木的人類;人人忙著消費享樂,個個期望依靠物質來填塞空虛及孤獨的心靈,自私自利的態度通處可見,慾望充塞滿城,烏煙瘴氣罩著整個都市……!幸好最後她遇到了「天后」,商談之下,大家决定用行動來拯救這個地球,當中並帶出了一連串全球暖化、地球污染及環保問題……! 演出以現代舞為主並結合歌舞、現場音樂、文字與錄像,帶出環保信息。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導演、構思及編舞:馬才和 監製及編舞:嚴明然 音樂統籌:陳啟邦 演出者:周芍叡、許嘉卿、韓梅、王丹琦、廖展邦 及 陳啟邦 服裝設計:麥潔冰[/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7/05/21-7/6: 共30場 國際綜藝合家歡 2007 節目 全港巡迴演出 26 間學校[/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