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 《90後的黎海寧》 於 i-舞蹈節(香港)2016 首演,集合黎氏自 90 年代以後的作品,包括《女書》、《Plaza X與異變街道》、《九歌》、《咏嘆調》及《創世記》等經典,選取當中精彩片段,並找來一眾舞界翹楚,一起把經典創作重現觀眾眼前。當年反應熱烈,一票難求,是次台灣重演更特別加插《證言》選段,讓觀眾一次過品嚐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的經典舞蹈!   編舞 黎海寧 香港著名編舞家。1977 及 78 年在大會堂舉辦個人作品展。1979 年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1985 至 89 年出任藝術總監,1991 至 2011 年任駐團編舞。黎氏常為其他舞蹈團、劇團及電影製作編舞,亦曾與海外團體合作,如雲門舞集、台北越界舞團、墨西哥城的現代舞團及舞蹈工作室等。 黎氏精於借助不同媒體創作,作品不乏文學元素,而她的音樂素養及對電影的熱情不時在她的作品中穿梭反映,加上她專業熟練的編排手法,觀人於微的洞析力,使得作品富有層次,時而婉延,時而激昂,她更藉著舞者的表演呈現人的感受和情緒、內心與動機,在不經意間刻畫人性。黎氏曾獲頒發多個獎項,包括香港藝術家聯盟「舞蹈家年獎」(1990年)、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年獎」(1999、2000、2001、2008、 2011、2016 及 2017 年),香港舞蹈聯盟「傑出成就獎」(2002年),香港演藝學院頒授之榮譽院士 (2004年)。[/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 製作及演出人員 (台灣重演) 主辦及製作:「多空間」 協辦:雲門基金會 編舞:黎海寧 藝術總監:馬才和 監製:嚴明然 香港 燈光設計:羅文偉1 執行舞台監督:仇港廷 助理舞台監督:朱嘉明 節目統籌:嚴明遠 助理節目統籌:鄧穎珊 文字紀錄:賴雪敏 攝影及錄像紀錄:馮良斌 平面設計:Luminous Design Studio 台灣 宣傳、行政及統籌:台北小花劇團 技術統籌:人十二創意有限公司 封面攝影 Mr. So Photography 林富強 演出 華琪鈺、黃茹、黃磊、黎德威、林波、李德、李咏靜3、馬才和、莫嫣、吳易珊2、楊美蓉2、楊怡孜、嚴明然 鳴謝 城市當代舞蹈團 香港舞蹈團 古舞團(台灣) 1承蒙城市當代舞蹈團批准參與是次製作。 2承蒙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批准參與是次演出。 3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是次演出。[/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8 / 12 / 15 - 16: 台灣 雲門劇場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 票價 NT$ 800, 1000 2018/9/18(二)啟售 早鳥優惠 2018年10月18日或之前購票可享8折優惠 學生優惠 學生購票可享8折優惠(入場時請出示證件) 購票 網頁:兩廳院售票系統 電話:02-33939888[/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37593987148{margin-bottom: 20px !important;}"] 評論及廻響 [/vc_column_text][testimonials category="helenlai90s" number="1" author_image="no" show_navigation="yes" navigation_style="dark" auto_rotate_slides="3" animation_type="fade_option" text_font_size="14"][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vc_row][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 width="1/2"][button icon="fa-book" target="_blank" hover_type="default" text="宣傳單張" link="https://www.y-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9/HelenLai90s_Leaflet_TW_crop-1.pdf"][/vc_column][vc_column width="1/2"][button icon="fa-vimeo" target="_blank" hover_type="default" text="宣傳影片" link="https://vimeo.com/290796168"][/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兩個互為異類的同類,在遭遇之間尋找彼此的交集和邊界。 「多空間」駐場藝術家連國棟及雷琰以各自不同的經驗、思维、語言習慣,進行着試圖共生的磨合,同時也是一場鬥爭。這是一個進行時的發生過程。   「多空間」藝術家駐場計劃 計劃最主要是為本地及海外藝術家提供排練、創作及演出場地。除了為藝術家提供一個棲身的基地外,「多空間」更藉此鼓勵更多藝術家專注地進行創作,期望在過程中「多空間」能夠協助藝術家提升其個人潛能,豐富作品內涵。駐場藝術家除了進行創作外,亦可參與「多空間」的一連串活動,當中包括:排練/創作、發表作品、參與演出或製作、參與課程或工作坊、主持工作坊。   演出人員 編舞及舞者:連國棟及雷琰[/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5/05/10: 「多空間」 Y-劇場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多空間」追趕跑跳二十年…… 生命就像長跑,只能繼續,在一呼一吸中學習微笑…… 《追趕跑跳……轉》是「多空間」成立二十週年而特別製作之舞蹈劇場作品,一次過回顧「多空間」二十年來的經典作品,當中包括:一九九五年創團作品《冇關係》、一九九六年作品《不是雙人房》、一九九七年作品《昏迷》、一九九九至二○○○年作品《「舞」可能?I – III》、二○○○至○八年作品《呼吸I及II》、二○一○年作品《反反覆覆》、二○○五至二○一一年作品《身體、空間與身份I – IV》、《緣舞場》即興創作及二○一五年全新作品《追趕跑跳……轉》等,透過重編及新編這些作品選段,加上錄像投影及裝置,展現「多空間」二十年來的創作歷程。   製作及演出人員 編舞、導演及舞者:馬才和 編舞、監製及舞者:嚴明然 音樂總監及現場音樂:Edmund [email protected] Interzone Collective (2015)、Sascia Pellegrini (2017) 現場樂師:Les FONG (2015)、黑鬼 (2015) 燈光設計:馮國基 (2015)、Pek Limin (2017) 佈景設計:曾文通 (2015) 服裝設計:鄭慧瑩 (2015) 助理服裝設計:黃何清 (2015)、黃炳堂 (2015) 服裝助理:黃海真 (2015) 錄像設計:楊振業 (2015) 錄像紀錄及宣傳影片製作:Motus Pictures (2017) 音響設計:羅浚謙 (2015) 製作及舞台經理:何美蓮 (2015)、Lee Xin Zhi (2017) 執行舞台監督:劉雅婷 (2015) 舞台助理:Koh Xi Yang Abel (2017) 創作舞者:曹德寶 (2015)、Christine HE (2015)、韓嘉政 (2015)、林波 (2015)、雷琰 (2015)、連國棟 (2015)、岑智頤 (2015)、邱加希 (2015)、Adele Goh (2017)、Adelene Stanley (2017)、Daniel Navarro Lorenzo (2017)、Faye Tan (2017)、Keigo Nozaki (2017)、Joy Wang (2017)、Sammantha Yue (2017)[/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thickness="5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5/05/2-3 香港 葵青劇院演藝廳 2017/11/10-11 MILIEU 2017 新加坡 SOTA Studio Theatre[/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empty_space][button target="_self" hover_type="default" text="場刊" link="http://www.y-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5/06/output.pdf"][vc_empty_space][/vc_column][/vc_row][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vc_video link="https://vimeo.com/167608569"][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vc_column][/vc_row][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vc_column_text]評論及廻響[/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button target="_blank" hover_type="default" text="信報 - 聞一浩" link="http://www.y-space.org/portfolio_page/press20150528/"][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button target="_self" hover_type="default" text="Artplus 6月號 - 洛楓" link="http://www.y-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5/06/review_artplus_201506.pdf"][vc_empty_space height="22px"][button target="_self" hover_type="default" text="dance journal/hk 17-3 - 史洛文" link="http://www.y-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5/06/dance_journal_17-3_ALL.jpg"][/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黎海寧的作品《Frida》取材墨西哥藝術家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的多幅畫作,包括《我的出生》、《受傷的桌子》、《兩個芙烈達》、《記憶》及《水所給予我的》,以舞蹈描繪卡羅充滿傷痛及激情的生命。《Frida》曾於1996年先後由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雲門舞集於本地及台北演出,當年的舞者嚴明然,再度擔綱演出,並邀得中國著名編舞及創作舞者文慧參與其中。   製作及演出人員 編舞:黎海寧 監製及舞者:嚴明然 舞者:文慧、馬才和、黃磊、施卓然 燈光設計:羅文偉 音響設計:羅浚謙 服裝製作及統籌:吳順霞 執行舞台監督:陳緻諾 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徐子宜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3/09/13-14: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 馬才和編舞的《突然之間》只有事件,沒有邏輯,只見事情穿梭發生。事情突然由和諧轉變成對抗,由溫柔突然變得粗暴,由美麗突然變得醜陋,由平靜突然變得狂躁。馬氏解釋:「生命中的事情來得突然而沒有準備,令人難以招架;但是一切突如其來的事情,緣來自有因。」   製作及演出人員 藝術總監及編舞:馬才和 監製及舞者:嚴明然 舞者:文慧、黃磊、施卓然、邱加希 現場音樂:Sascia Pellegrini 錄像設計:楊振業 燈光設計:羅文偉 音響設計:羅浚謙 服裝製作及統籌:吳順霞 執行舞台監督:陳緻諾 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徐子宜[/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3/09/13-14: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i-舞蹈節(香港)2011節目之一,四個編舞組合,演出四段各具特色的舞蹈。 《陰險》 編舞及舞者:吳捷功(武漢) 創作靈感源於驚慄電影中音效、視覺、鏡頭的方位、空間的變化、節奏的張弛等元素的「拼接」給觀眾身體與心理造成的反應。嘗試通過身體作為手段展開與音效、燈光、空間等劇場元素「碰撞」, 表現「驚慄電影式」的身體與心理的對話。 《回煞》 編舞及舞者:彭漲(湖南) 迷信認為人死後靈魂飄游七天後返家,看到親人的哭泣才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實。這個過程一般會包含對死亡的接受,對生前負擔的解脫及尋求超生。舞蹈正是通過舞蹈劇場的形式探討靈魂與肉體的意義。 《如果她對他說...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這是2008年,「多空間」在參與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交流期間與 Silesian Dance Theatre (SDT)  藝術總監 Jacek Luminski 事後延伸出此聯合創作之念頭,作品由「多空間」之藝術總監馬才和與波蘭SDT之藝術總監 Jacek Luminski 共同創作。 《反反覆覆》是「多空間」15 週年節目,2010 年 5 月在香港首演後,同年7月在波蘭第十七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重演。 反覆傳統 顛覆科技 尋找平衡 從地球形成開始,從有生命、有人類開始,經過數十億年發展到今天,科技不斷在提升發展,我們的慾望擴張了,生活是變得更舒適、悠閒,還是更忙碌?物質生活快速提升,我們的壽命延長了,換來是把身體交托給機械和藥物還是我們對生命的掌控和自主加強了? 我們該如何在科技與發展的同時保留我們的文化傳統?兩者是否可以並存? 面對文明/發展/與科技及歷史或/文化/傳統,現代人類該如何在這兩極中尋找平衡? 要活在當下,我們該如何自處? 《反反覆覆》,正是與觀眾一同探討傳統與科技這個人類切身的問題! 作品共分兩條主線,一是由遠古到未來,另一主線是由未來到今天,中間穿梭不冋同的大小片段。   製作及演出人員 構思、導演及編舞:馬才和 編舞:林恩積 舞台設計:陳友榮 燈光設計:Mariuse Michalik (波蘭製作) 及 鄺雅麗 (香港製作) 錄像設計:楊振業 音響設計:羅浚謙 服裝設計:陳月歡 聯合監製:丘思詠 及 嚴明然 舞者(香港):馬才和、嚴明然 、陳敏兒 及 宋楠 舞者(波蘭):Agnieszka Doberska, Daniel Galaska, Anna Piec & Sebastian Zajkowski   評論及廻響 兩條主線演繹人的演進……令人目不暇給,一氣呵成……,無論往後看傳統或往向前看未來都有讓人發思的空間。較為印像深刻的是嚴明然、陳敏兒和宋楠演出的「機械人」充份展現了他們的形體動作表達力。 ……從舞台效果來看,作品充份利用了劇場的設施。舞台的升降、旋轉、前後移動、吊架的升降等均被變成舞蹈的一部份,自然而無機械的味道,有效加強了演出視效…… 陳天麟先生 藝發局評審員 七位舞者性格強烈鮮明,作品不乏令人欣賞的部份:……場面調動井然有序,有張有弛,起落有致; 舞蹈語言設計成熟,如穿白衣的馬才和獨立於穿黑衣在地上蜿蜒移動的其他舞者中,這畫面煞是好看也不無震撼; ……而神來之筆更見於最末,見證了編舞經驗之豐富及舞者演繹之出色。 李海燕 舞蹈手札 《反反覆覆》的製作認真、用心、大膽……從宣傳、製作到演出都見其一絲不苟,更能大膽嘗試在有限資源下,創作這麼一個有心的大型舞台演出,可見他們都盡心地努力嘗試。 ……十分欣賞編舞者能以其個人之藝術造詣及純熟的編舞手法把每段每節間的關係連貫得恰到好處,流暢且自然,而且往往可清晰明確地呈現出舞蹈內容中的重點所在,使觀眾能被舞蹈所牽引…… 舞蹈員表演能力不容置疑,舞台的運用尤其特出,舞台設計雖十分簡潔,但配合整個舞台的處理,有效且使意境深入,燈光及錄像設計也能幫助編舞承托出主題的意象表現! 周佩韻女士 新約舞流藝術總監/編舞家/藝發局評審員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10/05/15-16: 「多空間」十五週年節目 香港/波蘭多媒體舞蹈劇場 香港 葵青劇院演藝廳 2010/07/02: 波蘭第十七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2010 波蘭 貝托姆電力廠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2009 年 11 月「多空間」主辦i-舞蹈節(獨舞與即興),當中嚴明然特別為舞蹈節而自編及自演其全新獨舞《枯榮》,作品其後於同年 12 月獲邀前往深圳華僑城 OCT 當代藝術中心參與「交叉:OCAT 當代舞蹈劇場演出(2009)」作交流演出。 枯榮 人生寄世,忽如逆旅 草木盛衰,命運俯仰 生活自最初,便開始一場向外擴張的旅程追逐「美」、「愛」、「自由」,馬不停蹄,周折往復在不同地方不同時刻留下印跡,既是開疆拓土,也是流離失所。   製作及演出人員 編舞及舞者:嚴明然 (香港) 音樂:邱立信 視覺及錄像:胡玲玲 燈光設計:李潔汶[/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9/11/29: i-舞蹈節-獨舞與即興演出節目三:《枯榮》 香港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2009/12/15-16: 嚴明然獨舞-《枯榮》 (交叉: OCAT當代舞蹈劇場演出2009) 中國 深圳 OCAT展覽廳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自主舞蹈創作平台」是一個獨立、自由、自主的舞蹈創作平台,期望透過這個平台長遠能鼓勵並發掘更多有潛質的舞壇創作人,為他們提供一個進行創作及發表作品的空間。「自主舞蹈創作平台」可以協助本地舞壇新進將其意念及理想轉化為演出,讓他們能有一個與公眾分享作品及發表創作之機會。 目標及理念 ―提升並鼓勵舞蹈創作 ―發掘並培育編舞新進 ―增加新進舞蹈工作者之交流及合作機會 ―為舞蹈工作者提供演出及創作分享平台   自主舞蹈創作平台 2009 《非常搞嘢》 《非常搞嘢》是由入圍的六個編舞/組合自行創作之作品。六個不同的故事,六把不同的心聲,11 位非常創作人在台上展示他們追求夢想的歷程。 《Hallelujah》 望日劇場 現場音樂:黃衍仁 及 其成員 創作及演出:周可凡、黃衍仁、梁遠光 及 胡萃華 《雙重束縛》 編舞、錄象及剪接:沈思佳 舞者:楊靜嫻、高山、李曉 及 宋海鋒 《女人三十八》 編舞:小丸子 (何蕤渟 及 羅雪芬) 舞者:何蕤渟 及 趙穎妍 《擁抱》 編舞及舞者:李以珊 客席演出:梁允陞 《追求》 編舞及舞者:曹德寶 (6/12,14 7:30p.m.) 舞者:馬師雅 (6/12,14 7:30p.m.)、施卓然 及 藍嘉穎 (6/13 7:30p.m.,6/14 3:00p.m.) 《放》 編舞 及 舞者:盤偉信 舞者:周子琪 及 霍嘉穎 《搞搞震》 全體編舞及演出者的集體即興 客席表演者: 李耀誠 (6/14) 及 梁卓堃 (6/12,13)   自主舞蹈創作平台 2010《搞乜叉嘢!?》 2010 年,「多空間」繼續當「媒人」,為舞壇新進成其好事,入圍的五個組合來自不同背景,更能夠看到新舊舞蹈創作人的交接及傷健共融!《搞乜叉嘢!?》SHOW What!,再一次讓觀眾見證年輕創作人「搞嘢」的成果。 《GLASS 》 編舞、舞者及錄像設計:宋楠 編舞及舞者:馬師雅 現場音樂:梁卓堃 《夢願來近》 編舞:羅思朗 舞者:關雪漫 及 招詠彤 《吃掉世界之後》 靠邊站舞蹈劇場 導演:甄拔濤 編舞及舞者:柯志輝 舞者:馬嘉裕 、傅仰立 、施卓然 及 尹寶淋 《左撇子之苦》 編舞:藍嘉穎 舞者:曹德寶、羅雪芬、Carmen Read Amenda Grace、施卓然 及 邱加希 錄像設計:梁允陞 《身體演異 之 說畫》 編舞及舞者:丸仔 創作舞者:歐陽創通、馮天慧 及 梁惠敏 創作舞者及原畫作者:廖東梅 音樂設計及現場音樂:史嘉茵 服裝設計:由美姜 《搞乜叉嘢!?》 全體編舞及演出者的集體即興 現場音樂:梁景威、陳柏達 (9/17)、陳蔚怡 (9/18)   評論及廻響 小丸子的《女人三十八》第一段以辦公室女性為主角,以未能辨認的語言 交談,最後改動「I Dream a Dream」, 以名牌名字嵌進歌詞, 頗有效果……《擁抱》也是較有水準的一個創作,雖然一個人,但跳起來很有探戈雙人舞的感覺,在舞蹈技巧與運用空間上頗不錯,……各隊其實都發揮 不錯,也能利用場地的特性。 朱琼愛女士 藝發局藝評員 這次的「自主舞蹈平台」提供了創作支援,由一班背景很不同的朋友參與,除了演藝學院的畢業生,還有其他藝術工作者及編導參加,產生了多面化的內容及風格,誠意可嘉。整體來說,每個作品均看到編舞者對場景、動作的設計上的心思,亦讓觀眾容易走進作品「有話想說」的溝通過程,以編作入門班來說,已屬有心得意之作。 陳旻晶女士 藝發局評審員 整晚節目由多個獨立的舞蹈組成,雖風格各異,卻組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生活和感情風景,……很有新鮮感和動力。整晚節目感覺上很豐富,演出和製作都很認真。 何天虹博士 藝發局評審員 [/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自主舞蹈創作平台2009《非常搞野?》Super Gao Ya 2009/06/12-14: 香港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自主舞蹈創作平台2010《搞乜叉嘢!?》Show What !? 2010/09/17-18: 香港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 width="1/1"][vc_column_text]《呼吸II - 現象》是「多空間」創團十三年來第一次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邀請製作的舞台節目。首演於 2007 年,及後於 2008 年重演並被邀請前往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演出。 《呼吸II》是《呼吸I》的延續。從《呼吸I》的街頭走到劇場,「多空間」繼續透過呼吸這個題材來探索生命課題。在生活中,關於呼吸的故事和文字多得不可勝數!呼吸可以令人生存;呼吸可以令人生病、將病菌傳播,就如禽流感和 2003 年爆發的 SARS。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呼吸,我們的呼吸燃燒我們的身體能量,帶動我們的身體進行各種活動;呼吸製造出節奏、音樂;呼吸帶動身軀,令我們移動、製造動作、產生舞蹈。中國的武術如太極、氣功等,都是結合呼吸來發展完成,而生命誕生的一剎、小孩的第一個呼吸、製造第一個呼喊,就決定她/他這個生命會否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一切由呼吸開始……! 《呼吸II - 現象》的創作並非來自音樂及文字(除了我的溺水經歷是由文字發展出來),所有動作發展皆由呼吸產生。音樂部份只在舞蹈編排完成後再由音樂創作者邱立信於演出期間現場加入,即時與作品配合及對碰。作品結構中除了開場及尾聲、一共分五大段落及多個小片段,從我們理解及分析,一個呼吸循環過程中,一共分四個階段,它們分別是:吸氣、靜止、呼氣、鬆弛。我們就是從離開母體的第一口呼吸,到我們人生最後一口氣,都是不斷地重覆著這個循 環……! 我們就根據這個循環分別發展了四段關於呼吸的舞蹈,而在第五個段落,我們加入了一段的「呼吸全即興」,將早前四個段落綜合變化,自由組合並發展出呼吸的動作。這個作品的所有動作,都基於呼吸而產生,而在這五個大段落的中間,穿插了我們幾位演出者的呼吸故事和感受,當然也包括我們因呼吸影響而產生的情緒及呼吸與我們生活的地球之關係等。在如今全球暖化的現象中,我們人類製造的惡果最終也要自己承受,排出的也是我們吸入的,如果將來要活得更健康及幸福,我們人類就要好好珍惜我們身邊及地球的資源,不要胡亂進行破壞地球的活動,及進行過度的開發……!   製作及演出人員 導演、編舞及舞者:馬才和 監製、編舞及舞者:嚴明然 舞者及表演者:張藝生、郭乃妤 (2008)、金大建 (2008)、李思颺 (2007) 、 吳偉碩 (梵谷2007) 及 梁菲倚 (2007) 錄像設計:胡玲玲 音樂:邱立信、李笑玲 (2007) 及 竹田賢一 (2007) 佈景及道具設計:曾文通 燈光設計:馮國基 服裝設計:何珮姍 及 何美倩[/vc_column_text][vc_separator type="normal" position="center" thickness="50" up="20" down="20"][vc_column_text]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7/07/27-29: 香港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2008/06/25-27: 香港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2008/07/10: 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2008 波蘭 貝托姆文化中心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